官。

    毕竟当初兴办武校的本意,就是给这些人一个“再就业”的机会,同时也让这些战场经验理论化、系统化的传承下去。

    如果能长期坚持,我大汉军队的专业素养,绝对将会是其他两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

    至于太学的一期学员,暂时共招录了100人,文武分班,但只要完成了本班课程,亦可去别班旁听兼修。

    第一期的人选仍是靠推荐,基本都是权贵、大族“二代”,而且几个派系的人数大致平衡。

    当然也有部分立下战功的普通士兵和小军官,得到了难得的名额。

    暂时这便是最好的选择了,北伐在即,需要平衡并团结各方的利益。

    何况教育体制、选官制度、文化知识普及,这三项工作需要同步进行,缺一不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关羽的儿子关兴,赵云的儿子赵统、赵广,张飞的次子张绍、长孙张遵(长子张苞早卒)……还有其他不少官员将领的儿子皆在其中。

    如今的国内形势和人才储备,比历史上的季汉要强出太多,才有余力去做这些事情。

    而尽早完善教育体系,又能源源不断的为自己输送人才,进一步巩固良好局面,进入良性循环。

    “臣遵命,定不负太子厚望。”

    【霍弋好感度+3】(33)

    【董允好感度+3】(38)

    【费祎好感度+3】(33)

    刘禅略作讲解之后,霍弋、费祎、董允三人这才明白,太子不是看不上他们,不愿意他们追随。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看重他们,才要进一步培养。

    三个年轻人心下感动得同时,也暗暗存了争胜之心,定要在这百名年轻人中名列前茅!

    刘禅自己在这会见未来重臣,为他们今后的成长铺路。

    而宫中的人也在为刘禅的人生大事铺路……要迎娶太子妃了。

    婚期将近,纳采、问名、纳吉、纳征……等等一系列正式的步骤,那可是一个都省不得。

    而刘禅身为皇太子,那自然就更加隆重了。

    (本章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