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真有胆子让张璁入阁,而且想到就做。

  隔天,他将内阁和六部尚书再加左都御史、少府令和总理外务大臣全都宣进宫里。

  开门见山的对他们说:“这几日京里发生了什么,你们都知道。不是都要见朕吗?今天都见到了,该说什么就说,也不要再避讳着了。

  还有你们心里大约也都在嘀咕着,朕昨日只见了张璁。到底谈了什么呢?结果如何呢?也不必到处托人打听了,朕从来行事方正,敢做敢认。朕来告诉你们,昨日张璁入宫禀报了清丈田亩的具体措施,共4条,朕都已经准了。分别为定法规、定人员、定流程、定罪名。

  其中内涵也很简单,清丈一事由朝廷下令,全国施行,测量的人员由朝廷招募培训,并派遣到地方,清丈的流程也依朝廷规制,最后便是抗旨之人的罪名如何议定。这些事都已经在具体的施行过程之中。并且,朕已经答应,调张璁入阁。”

  杨一清听后心中忽然一阵绞痛!

  这是把他的脸面完全的拍在了地上,没有半点考虑啊!

  他先前进宫劝谏,皇帝不准。

  这尚且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廷议、还要讨论。

  现在好了,天子看内阁首愧不同意,那么便绕过内阁!

  从他的角度当然可以这么理解,而且这其实是很屈辱的。

  但从朱厚照的角度就是另外一番意思,你不答应,我当然可以再派其他人,难道皇帝行事先要得到你大臣的首肯?你不同意这事还得延宕在这里,专门等你?

  这是哪朝哪代的规矩?当他是什么,汉灵帝吗?

  至于说什么面子不面子,他向来是对事不对人。

  在这一刻,天子和首揆的矛盾一瞬间公之于众,让所有人都能清清楚楚的瞧见。

  实际上,朱厚照确实面容紧肃。

  他讲完以后,乾清宫静得可怕,简直是落针可闻。

  “你这个谢恩朕不知是真是假,朕也顾不上了,因为朕当这个皇帝就是一定要恢复大明的国威。

  杨一清心中更痛,天子对他并不客气,而且话风一转立马就是‘弃朕而去’四个字。

  “启禀皇上,老臣当然明白,老臣说的正是心中所想。”

  朱厚照也同样不开心,而且他要破除致仕背后的利益逻辑,杨一清既然已经得罪了,那就破罐子破摔。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