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风似剪刀啊。

  春风已经没那么凉,但吹在脸上还是有些微微疼痛。

  不过对于从固原府入京的一群人来说,京师的风显然温柔许多,中午时更有一丝温暖,像是姑娘的爱抚。

  杨一清在外是三边总督,在京则是内阁阁臣。但说是京官,却也要述职。

  所以他入京首要是入宫面圣,之后才是回到内阁。

  “应宁。”

  李东阳和谢迁都来迎接,“应宁为国戍边,真是辛苦了。”

  “李阁老,谢阁老。”杨一清拱手见礼。

  随后三人入座。

  “见了陛下了?”

  “见了。”

  “应宁的述职必定精彩,陛下以复套为国策,你这个三边总督,最是重要。”

  “李阁老言重了。我也是托陛下的洪福。且复套以三年为期,这才刚刚第一年。任重道远,还需两位阁老多多关心。”

  谢迁紧接着说:“…说是有人觉得,如今国力有所增长,觉得两年也够了。拖到三年,反而要拨下更多的军饷。年年一百多万银两,实在所耗甚多,倒不如一鼓作气,拿下河套!”

  “有人?”杨一清不知道是什么事,但是他为官本能在保护着他,“谢阁老是说谁?”

  李东阳微微一叹。

  正德元年的朝堂,和弘治年间已经大不一样了。

  那个时候是马文升、刘大夏、徐簿、王恕、刘健…

  那个时候的治国,是众人辅左皇帝。皇帝也倚之甚重。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正德皇帝手段强势,意志坚决。朝堂的风气很明显变了。

  现如今,反对者多被调离重要位置,而逢迎者青云直上。

  若仅是这样,那就是昏君在位罢了。

  但皇帝做事最注重名正言顺,施政也强调执政为民。

  这在朝堂上产生的影响,就是让很多逢迎者很容易以为国为民的名义来行媚上之事。

  所以谢迁说有人…

  当然是有人了,开疆拓土,拓边为民。这种既有政治利益,又赢士林名望的事,怎么会没人做?

  “兵部员外郎杨增荣有一疏,被陛下留中了。”

  杨一清蹙眉,他又没有见过这道奏疏。而且…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