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倒是没有提及此事。”

  李东阳苍老的脸上有些深沉,声音也沙哑,“用陛下的话来说,说说总是容易的,难的是做。这件事也一样,三年改为两年,稳妥变为激进,若是做成了,这些人自然投机成功,若是做不成,打了败仗,谁来担这个干系?”

  话到此处,杨一清的脸色终于有所变化。

  朝堂就是如此啊,即便身为总督、阁老,也会被大势推着走。

  “李阁老和谢阁老觉得,这份奏疏,并非凑巧?”

  “应宁相信是凑巧?”谢迁反问。

  杨一清无言以对,“但不论如何,也总是要看陛下的意思。我这个三边总督,三年得战,两年也得战。至于生死,那是早已置之度外了。”

  “个人生死事小,但若影响复套大业呢?”谢迁抬起手,虚点了两下。

  李东阳复又问:“应宁,你与我们交个底。今年远征鞑靼,胜算几何?明年又几何?”

  杨一清略作停顿。

  随后说:“这倒也难说。正德元年,朝廷拨款百万,除了周尚文剿套,杨尚义也编练了一万新骑。今年既然国库丰盈,或可再练两万新骑。所以以三年为期,有五万骑兵,便是遇上鞑靼主力,也可一战。”

  “但若是今年就要复套,也不是不行。达延汗的次子被右翼蒙古所杀,正德二年草原的形势怕也不会安稳。这个时候大明若是没有动作,也会错失良机。”

  换句话说如果原本没有周尚文一战,当然是三年更好。但现在两年也不是不行。毕竟坐视右翼蒙古被左翼消灭,这在战略上也挺僵硬,完全不会随时调整。

  李东阳和谢迁皱起眉头,难怪皇帝要将那封奏疏留中。

  大概皇帝也看到了这一点。

  “唉,这就难办了。”

  谢迁叹息,这种对圣意的逢迎,他们怎么敌得过?

  所以这个时候杨一清的地位就比较突出了。皇帝信任他,作为三边总督,若他建议缓行,皇帝必定认真考虑。

  不过李、谢二人都没有当初刘大夏对杨一清的影响,要说派系,杨一清和他们更扯不到一起,所以倒也有些无奈。

  只能说道:“治国之道,要戒急用忍。这是关乎江山社稷,天下苍生的大事。请应宁,务必慎之又慎。”

  ……

  杨一清心情略显沉重的走出了内阁。在里面-->>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