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华:“能把蓝光的光学系统做好,已经是飞速的成就了。我还以为实在不行又得去找东蔡呢。”

王大衍呵呵笑道:“还凑合吧,这两年我花在隔壁的时间比在光电子所还长,不过长广也还算是争气,没有拖后腿。他们最后定版可用的这一套透镜组,是半年前就开始磨的。”

长春光学仪器厂接受的是喀山光学仪器厂的对口援助,从仿制苏六双筒军用望远镜起步,苏六然后是苏八,然后更高级一点的光学镜,中间突然蹦了一下,硬是把激光光学透镜组给磕了下来。

听王大衍的描述,长光是集结了熟手和高级技工,一点一点地手工把这个东西啃下来的。

然而……管它呢。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就算以后量产了,这东西的产量也并不是很大,允许在现代辅助工具帮助下的手工制作。

一切准备就绪,所有人来到试验台前面,王大衍按下开关,启动了激光器。

氦-镉激光器产生一束工业级别的大功率蓝光。试验台上是一大堆用金属梁臂结构固定得异常结实的透镜和棱镜。蓝光先被扩大,然后反射,然后被另一个透镜从发散状改平行,然后再次折射……

最后,从终端射出来的激光已成了直径100毫米的一个筒子,标准的圆形光柱。

由于激光器本身的结构,启动之后从里面出来的激光都是一小束。长春光电子所和长春光学仪器厂做的这套光学系统,目标就是把这一小束激光扩散成一个直径100毫米的光柱。这个光柱不但要保持原先的几乎绝对的指向性,而且光柱每一个区域的功率都要绝对均匀。

王大衍再在终端射出的光柱上加一个棱镜反射镜,试验台向下射的光柱改成向左平行射出,射向墙上一块埋设了散热器的区域。唐华和王大衍戴上墨镜,走到墙边看,这个蓝光柱虽然在空气中又走了十几米的距离,但还是一个完美的圆形,直径还是分毫不差的100毫米。

成了!

王大衍、唐华、实验室所有人击掌庆祝。“重大成果,老规矩,”王大衍说,“杀一只狗庆祝。”

……

长春光学仪器厂。

在长光视察、表彰先进。唐华和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