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锦绣文学)jinxiuwx.com.cn,最快更新!无广告!

    邵氏电影公司地方很大,倘若你仔细浏览的话,恐怕一下午也看不过来。不过对于这里的一草一木,邵大亨都熟悉的很,看见一棵松树,就说这是他某年某月亲手种植的,看见一个小亭,就说这是自己让人某年某月修建的。总之,对于这里的一切,他如数家珍,竟然没有丝毫记不清的地方。

    就这样一边走着,一边说着,年迈的邵大亨仿佛又恢复了青春,只见他神清气爽,竟无半点疲惫之意。

    走着走着,邵大亨就走到了三楼的放映室,这是他私人观看电影样片的地方,走进去,房间不是太大,一张小小的电影屏幕,周围放满了各种电影盘,一架擦得发亮的放映机,安静地矗立在哪里。邵大亨走过去,用手摸了摸放映机的机身,竟然没有丝毫的灰尘。

    邵大亨身后的六婶方义华说:“你不在的时候,我就叮嘱人勤打扫。”

    邵大亨笑了,用笑容代表了一种认可和欣慰。

    看着这片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邵大亨心中感慨万千。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作为一名生意人,正所谓在商言商,在兹念兹,邵大亨每天都要在这里看几个小时的电影,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纪录一天看9部影片。他投身电影60年,谁也没法计算他一生看过多少影片。他不但看自己公司出品的影片,也看别人的影片作为借鉴。他看每一部影片都是认认真真从头看到尾,瞪大眼睛注意银幕上的每一个细节。据说有一次他正在看样片。有人从新加坡打长途电话来报告他的大儿子被绑架了,他也只是问了一句:“有没有受伤?能不能用钱解决?”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就挂了电话,继续看他心爱的电影了!

    邵大亨看电影当然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拍出卖座率高的电影,更好地娱乐人。邵大亨看电影,有一个精妙的“理论”,叫做“两只眼睛看电影”。邵大亨说:“在香港,我永远用两只眼睛看一部电影。一只是艺术家的眼睛。另一只是商人的眼睛。”

    电影既然是文化商品,追求卖座率是天经地义的;“卖座”就是要把电影拍得“好看”,这就是“商人的眼睛”或曰“商人的眼光”。有人说邵大亨的制片方针是“观众至上”,这便是从“商人的眼光”派生出来的。在香港,或者说在市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