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繁荣和幸福的时代终于来了!

    这是《凯恩斯计划》和苏德合作共同作用下必然的结果——就如同将来的大萧条必然会降临一样。

    按照这个时空五六十年代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的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是《凡尔赛条约》和《凯恩斯计划》共同催生出来的。

    前者不仅让德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悲惨境地。而且还制造出了马克超级大通胀,推平了德国的阶级,让绝大部分的德国人都变成了肩碰肩的阶级兄弟——德国社会不再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结构,而是变成少数富豪和绝大多数无产阶级的组合。

    而后来的《凯恩斯计划》虽然试图安抚和挽救德国,但是却给了德国发动另一场世界大战的力量。并且还埋下了一枚必然会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不定时炸弹——这枚炸弹就是剥夺德国货币主权的金汇兑制!

    不过金汇兑制同样也是德国迅速摆脱一战后的低迷国运,走向辉煌繁荣的推手。在原本的历史上,德国同样失去了货币主权,所不同的只是选择和美元而非英镑挂钩——所谓的“金本位”实际上是美元本位,因此在短时期内同样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和规模较小的苏德合作一起。促使了德国经济在20年代中期的复苏。

    而现在,不仅“苏德合作”的规模比原来翻了几倍,而且还多出了“实物赔偿制”——这是《凯恩斯计划》的第二个亮点,也被认为是让德国具有发动世界大战实力的重要原因!

    因为。实物赔偿制实际上就是一种政府补贴出口的贸易模式!每年有价值20亿到40亿马克的煤炭、钢铁、汽车、飞机(当然是民用飞机)、机械、化工产品和船舶,以“零价格”推向了欧洲市场。

    对于接收它们的战胜国政府而言,是零价格,而对生产制造它们的德国资本家来说则是全价格!为实物赔偿制买单的不是制造商,而是德国政府。因此制造商的利益不会有任何影响,不仅不会蒙受损失。而且还可以通过这20亿到40亿马克的“固定订单”来扩大生产,摊销固定资产投资,以便获得更大的规模效应。

    凡是了解工业生产制造的人都知道,生产规模越大,往往成本也就越低,成本越低。产品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