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奥博士最震惊的地方,不是融切效果的出现,是否随着观察者的认知而改变。

    而是观察者仅仅改变近战和远程武器这样模糊概念的东西,就能影响现实。

    这不可避免地,让加里奥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当年,人类把所有长于二十厘米的武器定为远程,所有短于二十厘米的武器视为近战呢?

    这些东西,本就是文明以来,人类约定成俗的东西。

    它并非什么普世的法则,仅是人类为了自己方便而定义出来的。

    若是曾经智人的大拇指,不可以弯曲,那么人类就不可以使用过于沉重的武器,并且要搭配上脚,也许现在,人类会把所有手握的武器视为远程,脚握的武器视为近战。

    那么当这些概念都模糊至此时,融切效果还会对应实现吗?

    若是人类压根没有什么近战和远程划分的思维呢?融切效果还会出现吗?

    对于加里奥提出的问题,悠姐似乎早有预料。

    “这正是收容物被我们认为超自然的地方。”

    “正是因为人类现在是这么划分的,所以它的特性是这样的。近战远程明显是人类所定义的,所以它也只怕在‘人类眼中违背近战触发法则’。”

    加里奥听完后,立刻问道:“如果是根本没有近战远程概念的观察者呢?亦或者假设全人类,包括你,内心都不再有近战远程这种概念呢?”

    对于这个困扰加里奥的问题,悠姐只用了一句话回答。

    “石头,也没有啊。”

    “原来如此,我理解了。”加里奥点点头。

    他之前还是把量子层面的观察者效应带入进去了,认为是人类的确定性决定的这一切。

    实则不然,是‘近战概念’决定的这一切,人类只是近战概念的观察工具。

    如果人类没有这个近战概念,那么就不会成为观察者。因为刚才的实验表明,墙壁观察者、桌子观察者、地板观察者没有影响实验结果。

    只有人影响了实验结果,是因为现场只有人具备这样的概念,而不是因为人有脑子。

    评判标准不是生命与否,不是智慧与否,而是对融切效应而言,有近战和远程这个概念的观察者,才配做观察者。

    换句话说,倘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