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陵随在不嗔身后,朝后院的方向深进。

    沿途不时遇上僧侣,但人人对他视如不见,像正沉醉于本身清净无为的宗教生活里。

    经过那座在阳光下金碧辉煌的铜殿后,不嗔左转进入一条两旁植有竹树,古意盎然的石板道。

    两旁僧舍掩映在竹材之间,朴素简单,与殿堂的华美又截然回异,不过在松上白灰泥后,又自有一股不施脂粉般的自然美态。

    徐子陵正细意感受禅院里那种深幽致远、平和宁静的气氛时,景色一变,房舍渐稀,代之是苍松翠柏,层岩嶙峋,沿着石路前行,可看到右壁凿上“佛道”二字。两边石崖逐渐高起,山道收窄,两旁石壁是依矮崖形势雕凿的诸佛坐像,均神态悠然,栩栩如生。

    徐子陵看得心中惊异时,佛道忽尽,眼前豁然开朗。

    在这禅院西端处,一座上刻“方丈院”,面阔七间、歇山九脊顶的巍峨大殿建于崖沿处,形势险要至极点。

    徐子陵大感不妥,问道:“这该是贵院主持了空大师的居停吧!”

    不嗔若无其事地答道:“施主欲见师小姐,自须由本院方丈定夺,何需奇怪?”

    徐子陵早知不会那么容易可见到师妃暄,只能心中暗叹,随他登阶入院。

    方丈院共分前中后三进,入门处是个空广的接待室,没有任何家具,只在两壁挂有画像,看来该是禅院历代主持的肖像。

    不嗔嘱咐徐子陵在此等候,穿门进入内间去。

    徐子陵闲着无事,正好浏览壁上的肖像画,画像虽形相各异,肥瘦不同,但绘着无不为其刻意经营,画得人人宝相庄严,佛光普照,容貌慈和,一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模样。像旁还附上名号和受戒入寂年月等介绍文字。

    肖像显是依年代先后排列,到左壁最后一幅时,徐子陵心中一震,行近细看。只见所绘老僧须眉俱白,脸上深刻的皱纹纵横交错,看来至少有七十多岁。

    他之所以吓了一跳,皆因此僧面目与现在的主持了空至少有八、九分相以,恰是了空老朽后的样子。

    正在思忖这是否了空的亲爹,而了空是子承乃父的衣钵时,赫然发觉肖像画旁只有受戒年而没有卒日,不由倒抽一口凉气。

    难道了空反老还童,从画中这老人变回现在四十来岁的样子,那么此事实在骇人至极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