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前,太原府城张灯结彩,全城军民喜气洋洋。

    巡抚大人申朝纪,率领文武官员,欢送车队出城,场面十分感人。

    车队是故明的藩王与及王府的眷口、辎重,其中包括王府的库藏。

    山西已结束军管。

    山西各地共有十七位藩王,全部集中在太原,受到新朝官吏的优待,聚居在原来的晋王府。

    年初接到摄政王的圣旨,着令山西巡抚将故明各藩王护送入京。

    因安顿故明朱家子孙的府第皆已先后建妥,各地藩王必须进京就第,由朝廷恩养,该封爵的封爵,该封官的封官,朝廷对故明的子孙是极为宽大的。

    改朝换代,满清人比汉人更讲人道,不迫究朱家子孙的既往,希望自下在南方负隅顽抗的南明诸王,赶快投降共享富贵。

    山西朱家的龙子龙孙甚多,有些已经战死,有些已经潜逃,有些投降,有些披捉,自下仍有十七个王,八名管理。

    预定分三批护送入京,这是第一批。

    第一批是蒲州以南地区的藩王,其中包括渖王系的潞安王朱效镛、六合王朱效銮、保定王朱效金(双贝首)、沁源王朱效否(金旁)、清源王失效舀(金旁)、宁宣管理朱鼐会(金旁)。

    代王系的有山阴王朱廷理、隰州管理朱廷羽(金旁)。

    效字辈是渖王系的第八代,廷字辈是代王系的第七代,焘字辈是第八代。

    这是说,朱家皇朝在山西的子孙,祖先排辈二十代中,仅传至第七及第八代,就天仑告终,两百余年的江山,拱手让与满清人。

    护送至京,该走平定州出真定府。

    但南走潞州的理由,是给山西以南的民众看,让这些故藩王经过他们以往的藩地食邑,让百姓们知道大清皇朝对故明的王族是多么的宽大、多么的够仁义,甚至让王族们,带走他们搜括两百多年的金银珍宝库藏。

    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宜,让当地的百姓为历史作证。

    护送的官兵,由山西镇守使,威武大将军所属的一位满州佐领、一位蒙古佐领、一位汉军骁骑校,率领三百铁骑护送南行。

    另有一队所谓游骑兵押队,这些游骑兵衣甲一点也不鲜明,简直就像一队杂牌军,他们毫不起眼,像是打杂的军夫。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