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并不是很大,只住着五六十户人家,连上大人孩子,总共也不过只有百十户人口。

    获得了丰收的村民们,在村内的空地上点了好些处篝火。

    这个小村与淘浣娘以往住的村子不同,邙山中的小村,女子都是没有甚么地位,男人吃饭的时候,女子都是在一旁远远的躲着。

    可洛水岸边的这个小村,篝火旁却是坐着不少的女子,只不过女子坐的篝火,与男人围坐的篝火相距稍稍的远了一些。

    空地上临时用石块砌成了几个灶台,每个灶台上都摆放着大锅,锅内满满的烧着热水。

    热水冒着蒸腾的白汽,鱼儿还没有下锅,因此并不能闻到鱼汤的香味。

    与朱三一同坐在篝火边,刘辩面前的篝火上,摆放着几根穿上了鱼儿的细木棍。

    鱼儿刚刚放在火苗上,一时半会还没有烤熟,只是表面被烤的“滋滋”蒸腾着水汽。

    手中捏着一根木棍的杆儿,刘辩一边翻转着木棍,一边向朱三问道:“朱三哥,这几日过去,乡亲们每日都能打多少鱼儿?”

    &瞒先生!”刘辩问起平日村民们能打多少鱼,朱三咧嘴笑了下说道:“乡亲们打渔,不过是做些咸鱼,尔后货卖到集市上换些铜钱。至于平日里的吃食,村子后面的田地里,也是种着庄稼和菜蔬。”

    听着朱三的解释,刘辩不住的点着头。

    他最担心的,就是村子里的产业太过单调,若是一个村子只依靠一种生活方式存续,一旦周边环境有了改变,所有的村民都将面临饿肚子的局面。

    刘辩和朱三肩并肩坐着,王柳和王榛则坐在他的另一侧,至于淘浣娘,由于是女子,已经被一群村妇拉着去另一团篝火边了。

    正和朱三说着话,两个村汉抬着一只大木桶走到了那几只水已经烧开的大锅旁,从木桶中拿出已经洗净的鱼儿,丢进了锅内。

    其实刘辩并不是十分喜欢吃鱼,甚至对鱼腥味有种说不上来的反感。

    可眼下村民们正为获得了丰收而庆贺着,作为客人,他也不好扫了大家的兴致。

    捏着穿起一条鱼儿的树枝,刘辩漫不经心的翻烤着。

    火苗舔着鱼身,很快那条鱼儿就被刘辩烤的色-->>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