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箭矢可到对岸!”诸葛均没有抬起头,进入帐内的军官抱拳躬身,小心翼翼的再度禀报了一句。,

    “可到对岸何处?”依旧没有抬头,诸葛均还在看着桌上的地图,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

    地图上标注着郁河附近的地貌,战象渡河,直接从河面上经过可行性并不大。

    建造足够承受战象重量的渡桥,不仅耗费时日颇多,对岸的江东军也是不可能给汉军留下施工的机会。

    “河面上风力不小,箭矢仅能到对岸乱世堆前!”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军官将他探查到的情况如实反映给了诸葛均。

    眼睑朝下搭了一下,诸葛均抬手朝他摆了摆,对他说道:“你且下去吧!”

    “诺!”应了一声,军官退了出去。

    当初征讨西蜀,诸葛均麾下尚有几员猛将。

    后来因朝廷调拨大军,徐庶返回洛阳,将军们也都跟着回去,留在他身边的,只有一些偏将而已。

    凭借着武将勇猛,强行攻破郁河,诸葛均并不认为可行。

    江东军人数虽说要比汉军少了数倍,可在狭窄的桥面上,双方兵力无法展开,汉军在人数上的优势根本无法得以体现。

    诸葛均眼前摆着的渡河良策只有一条,那就是利用战象渡河!

    紧锁眉头,看着桌上的地图,诸葛均有些犯难了!

    行军打仗,无非天时地利人和,人和且不去说,汉军进了江东,一旦对江东百姓秋毫无犯,除了一些死忠于孙氏的人,根本不可能有人暗中掣肘。

    至于天时,最近连日放晴,可以说是行军打仗最佳的时机。

    然而对于汉军来说,晴天是最好的进攻时机,对于江东军来说,无疑也是最好的防御时机!

    唯一能改变战局的,看来只有地利。

    让诸葛均头疼的是,无论派出去的斥候,还是从地图上的分析,郁河沿岸地貌相差不多,根本没有太多的浅滩,若要避开江东军眼线,象兵至少须向上游或下游行进上百里。

    上百里路,以战象硕大的身躯和它们行军的动静,根本不可能瞒过对岸的江东军!

    眉头紧锁,诸葛均终于抬起头,向帐外-->>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