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来了一个小旗部的骑兵,他们简单验证了身份,旋即往皇宫方向去了。品書網

    而于谦此时跟在俞佳的身后进了宫。

    ……

    “陛下,王岳的考功和风评佳。这人行事平稳,但却太过平稳。”

    蹇义在介绍着王岳的情况,当说到太过平稳时,朱瞻基说道“什么平稳?做官平稳,还是做事平稳?”

    蹇义汗颜,说道“都稳,臣以为有些保守,明哲保身,所以他此次了这份奏章有些值得品味,请陛下详查。”

    朱瞻基点头赞许道“蹇卿乃是老吏部,识人用人堪称是行家里手,朕离不得啊!”

    蹇义拱手,然后默默退了回去。

    “陛下,于谦来了。”

    蹇义知道今日朱瞻基把自己叫来怕是有事,闻言他垂眸,也不去看那个当年的愣头青。

    是的,别人会误认为于谦当时是哗众取宠,想吸引君王的注意,可蹇义却凭着一双吏部尚书的慧眼知道这人的本性。

    这是个愣头青!

    行礼之后,于谦恭谨的站在下面。

    朱瞻基扫了他一眼,说道“听闻你在顺天府多番磨砺,倒是柔和了些,可对?”

    蹇义心一动,看了于谦一眼。

    杨溥却在琢磨着朱瞻基这话的意思,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皇帝一直在关注着于谦,而且是抱着很大的希望在关注他。

    于谦抬头道“陛下,臣开始像是一头发疯的蛮牛,四处冲撞。后来臣撞了几次墙,终于知道,这世间从不缺乏人才,莫要自视甚高。所以臣低下头,和以往那些臣不屑一顾的人打交道,受益匪浅。”

    朱瞻基笑道“什么叫做不屑一顾的人?”

    于谦有些尴尬的道“臣以往总认为这天下的官……至少有九成不称职。”

    朱瞻基饶有兴趣的问道“那你却喜欢下去和百姓打交道,事后可后悔了吗?”

    “没有。”

    于谦坚定的道“臣并未后悔,那些百姓狡黠,却也淳朴。知分寸,所求不多,臣愿意和他们打交道。”

    这是主动求亲民官的职务!

    由朱棣引发的简拔风潮,导致进士们最喜欢留京任职,都希望一朝被君王看重,从此飞黄腾-->>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