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之中,东侧站着以吏部侍郎查文义和方礼为首的人,西面站着杨玉环、苏小小和方大牛等人,卫皇安和孟静业等人突然加入,成为了第三方。

  杨玉环等人都不认识新来的这些人,愣在原地。

  查文义早就得到消息,冷哼一声,道:“诸位,你们可知道,你们已经违反我景国律法和东圣阁禁令,本官随时可以动用圣庙才气镇封你们!”

  孟静业道:“景国律法有国君,有三法司,轮不到你一个吏部侍郎下定论。至于说东圣阁禁令,把文书拿出来,没有文书,我回头就告你捏造圣院文书!”

  “呃……”查文义愣在原地,暗道果然要谨慎对待这种世家大学士,尤其是亚圣世家的重要人物。

  东圣阁的文书很多,但真正算得上“禁令”的,必须要有现任东圣的圣笔亲批,有圣笔亲批文书一般有个独特的名字,叫做“法旨”。

  四圣的法旨,都有明确的范围,比如东圣就不可能发布跟妖界有关的法旨,那是北圣的职责范围,而一般情况下,北圣也不会发出处理人族内部事务的法旨。

  一旦四圣降下法旨,无论对错,都代表圣院,绝不容推翻。

  推翻法旨,就等于推翻四圣地位,比圣道之争更极端。

  但是,若法旨真有大问题,导致被人推翻,那无论谁,哪怕是孔圣,都必须永久性退出四圣职位,永远不得在圣院任职。

  正是因为如此,四圣很少会颁布有争议的法旨,若非极端需要,别人也不会推翻四圣法旨。

  除却“法旨”,东圣阁所有文书都是“命令”,根据签署人的地位不同、内容不同,命令的强弱有所变化,比如批评指责的文书最为严重,足以让一国紧张,而一些建议性的文书则用处不大。

  左相一党拿东圣阁的文书来唬人,大多数读书人都会三思后行,但身为孟子世家出身的孟静业,对这套规矩的了解甚至超过刚刚入主东圣阁的宗家。

  孟静业很清楚,现在左相一党根本拿不出那种文书,就算有,别说不是圣笔亲批的法旨,甚至不可能有东圣阁大儒阁老的签字,最多是某位大学士发布的建议性文书。

  这种文书,稍有地位的世家弟子都不会放在眼里。

  查文义哑口无言,他并非装腔作势,而是对于景国翰林来说,东圣阁任何文书那都和法旨区别不大。

  “还有这些阿猫阿狗,全都滚出泉园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