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镶推开门,门上、梁上,尘土洒落。

“咳咳...”毛镶轻咳几声,掸去身上洒落的尘土,弯下半个腰,才能从门口进去地窖。走了几步,果然宽敞许多。

里头,摆着一摞接着一摞的麻袋。

毛镶用刀,割开其中一个。雪白晶莹的大米,从麻袋里流出。

用手接着,放在鼻前闻一闻,十分浓重的发霉的味道,一点也没有米的清香。一袋如此,袋袋如此。

“夏大人,这些米,你宁愿摆着发霉,也不愿意给百姓吃上了一粒。”

夏义苦笑,“毛大人,您就别挖苦下官了。这米有些确实是霉了,可丢进水里,煮开了,也不是不能吃。再说了,灾民们饿着肚子,哪还管这米是不是发霉呢。都说啊,受了灾的百姓,就算不得人了。”

再闻一闻,发霉的味道更加浓烈。

毛镶紧紧的皱眉,“这话,是谁教你的。”

“曹国公。”

夏义再把李景隆搬出来,“毛大人,下官想着,既然殿下免了下官的罪,那是不是该把曹国公的罪也给免了。”

毛镶冷笑,“怎么,害怕吴王找上曹国公,然后曹国公再把你翻供出来?夏大人,为臣子的成分,那就是奉旨而行事。朝廷如何处置曹国公,是你该说话的?”

“下官不敢,毛大人您恕罪。”

“哼!”毛镶哼了一声,向后头招呼,“城中告示贴了没,吴王可是说了,不光要贴告示,还要挨家挨户的走。告诉他们,朝廷发粮了。总有那些不认字的,到头来还得怪朝廷不给他们活路。”

宋忠往前走几步,冷冷的看着夏义,“大人,告示都贴了,也有秀才、举子帮着去各村。”

毛镶点点头,“既然如此,来人,搬出去!”

并不十分宽敞的地窖里,顿时人满为患。朱元璋一并带来河南的殿前军,一个接着一个,将麻袋往外头搬。

也有在官道旁架锅生火的,现熬一锅的稀粥。

毛镶同夏义坐在一边,看着眼前的忙碌。这种体力活,毛镶向来不掺和。也只有在朱元璋面前时,毛镶才能象征性的做些重活。

几百个人,搬的很快,窖中很快就变得空荡荡的。

这时候,宋忠再过来,“大人,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