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还是小跑着过去,“臣见过皇爷,见过二殿下。哎哟,皇爷,臣随太子去出京这些日子,您可是又瘦了。”

朱元璋笑了笑,“瘦点好,要是胖的走不动道,那哪还有皇帝的样子。”

李景隆手上的动作和嘴里的话都没有停,“瞧您说的,皇爷,您啊,就是瘦了些。这不爱惜自个儿的身子,那可不成。”

“臣家里,有一根辽东的野参,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份了。臣也不懂,就是看着,有些人形。臣父说了,这得拿来孝敬皇爷您。臣这一家子,都还不到吃野参的年纪呢。”

说完,李景隆竟真的拿出一个锦盒,“就是这个,放在臣家里,确实暴殄天物了。”

朱元璋笑呵呵的看了一眼,“咱不要,你爹留着吃吧。这玩意儿大补,当年你爹打仗时,流不少血,这也能补补。不然到了老,跟咱似的,身子骨不听使唤。”

李景隆一边驾马,一边说话,“皇爷,您英明神武着呢。这野参,即便您不吃,也能给皇后娘娘吃。”

“臣和爹,都盼着您和皇后娘娘能长寿呢。”

这话不假,在淮西勋贵眼中,他们还是很希望朱元璋可以长寿。一方面,是出于对朱元璋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拿过锦盒,里面的辽东野参,确实长出了人形。

朱允熥碰了一下,呵呵笑着,“李景隆,孤问你,这玩意儿吃了大补?”

“大补,延年益寿!”

“皇爷爷,孙儿想快些长大,带兵打仗。替皇爷爷,拿下整个辽东。让皇爷爷天天和皇祖母,天天都能吃得这个辽东参。”

朱允熥拍了一下胸脯,“到那时,皇爷爷您坐在京城,孙儿为您开疆拓土。”

“胡说!你去开疆拓土了,那要你这些叔叔做什么。”朱元璋厉声打断,“尽想这些有的没的。”

马车沿着宫墙,一路到了玄武大道。

这是整个大明朝,最热闹的地方。前面是仪凤门,又与朱雀大道相交。每日这里,都是商贾云集。

“啥味道。”朱元璋动了动鼻子,掀开轿帘往外瞅。

李景隆拉住马,左右看了看,“皇爷,那儿有一座驴肉摊。一个老妪一娃娃,在那儿摆摊呢。”

一听是驴肉,朱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