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刘瑾可是吃尽了文官集团的苦头,他虽然说在朝堂之上拉拢了一部分官员,组成了以他为首的宦官集团势力,可是他的实力终究只是在朝堂之上,一旦出了朝堂,那就真的是文官集团的天下了。

这点只看他所推行的新政在地方上明里暗里的受到地方官员的抵制乃至篡改就可见一斑。

为此刘瑾甚至大肆派遣宦官前往地方监察,只是这些太监品行不一,到了地方老老实实做事那倒也罢了,可是大多一旦到了地方便是借着刘瑾的势大肆捞取银钱之物。

甚至一些内侍在地方上还闹出了不小的乱子,乃至被杀也是不稀奇。

可以说为了新政之事,刘瑾真的是操碎了心,受尽了辱骂,搞得像是天下皆敌似得。

如今李桓突然之间搞出禁毁嵩阳书院这么一件事来,帮天子以及刘瑾分走了那么一部分压力,倒也难怪刘瑾会称赞李桓。

朱厚照看向刘瑾道:“李卿此举只怕是将天下文人得罪了大半,这锦衣卫传来的消息当中提到嵩阳书院的院正、教习皆是昔日朝廷致仕的官员,在朝中人脉关系极多,一旦消息传来,弹劾李卿的奏章必然多如雪花一般。”

刘瑾冷笑一声道:“陛下放心便是,弹劾而已,别人可能怕了,但是李桓也不是第一次被弹劾了,陛下到时候只需留中不发,视若未见不就是了。”

朱厚照微微颔首,目光投向御书房之外道:“也不知如今李卿他们一行人到了何处。”

离了开封府,李桓一行人明显速度提高了许多,不过十几日之间便已经进入了湖南武昌府地界。

武昌府为湖南重镇,在这个时代借助发达的水系,再加上有着九省之通衢的优越地理位置,毗邻江南之地,商业颇为发达。

李桓一行人数不少,显然不可能全都集中在一起赶路,否则的话,数百人的阵势,太过不便。

因此李桓便将人马分成了三队,其中一队二百人的锦衣卫在前开路,一队百多人的队伍殿后,至于说李桓、王阳明他们则是带了数十锦衣卫居中。

幽静的官道之上,行人极少,如今已经进入了六月份,天气显得极为炎热,在烈日的炙烤之下,人的精气神都仿佛没了大半。

李桓同王阳明这会儿坐在马车当中,随着马车摇晃,也是精神疲倦,更没有什么下棋的兴致了。

突然就听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后面的官道之上隐约传来,这突如其来的动静不禁让整个数十人的队伍都为之精神一振。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