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安便是吴家嫡系子弟当中最为优秀的一位,弘治十七年高中举人,也算是身上有了功名的学子。

只是考上了举人,似乎耗尽了吴世安的运道一般,接下来一次会试却是名落孙山,未能如愿高中进士。

只有考中了进士,方才能够在大明官场有着光明的前途,否则的话,单单是举人之身,在大明官场是走不长远的。

因此吴世安便花钱托了关系,送了银钱,终于进了这天下闻名的嵩阳书院。

不单单是这嵩阳书院名动天下,就是其中的先生那也尽皆是昔日高中进士的致仕官员,甚至还有三品的一部侍郎在此讲学教书。

不管是为了在这里学到有助于自己科考的学识,还是希望能够借助书院之中诸位大有来头的先生的关系有朝一日能够进入官场,又或者是在这书院之中结交一批志同道合的挚友,以便他日进入官场能够相互照应。

反正但凡是能够进入此间的学子皆是有着各自的目的和算盘,因此别看嵩阳书院看上去学子众多,其实每一个进入此间的学子都有着各自的来历和背景。

而这些士子对于进入嵩阳书院的一切人也都极为关注,但凡是有新人进入书院,绝对会是诸多学子所关注的对象。

可想而知,当李桓、王阳明二人走进书院的时候,关注他们的士子到底有多少。

吴世安行至二人近前,上上下下的将李桓还有王阳明两人给打量了一番,似乎是没有从李桓身上看出什么读书人的气质来,吴世安不禁冲着李桓喝道:“尔等何人,岂不知此乃嵩阳书院,圣人教化之地,非是一般人能够随意进出的场所。”

说着一指那大门道:“两位还请离去才是。”

李桓没有理会吴世安几人,反而是带着几分笑意看向王阳明道:“阳明先生,你说咱们还要不要继续进去啊?”

王阳明看李桓一脸笑意的模样不禁轻叹一声,上前冲着吴世安几人拱手道:“诸位,在下王守仁,也是一读书人,久仰嵩阳书院之大名,今日特同友人前来瞻仰……”

吴世安闻言不禁将王阳明上下打量了一番,最后道:“哦,原来你也是一个读书人啊,可是谁告诉你,是读书人就能够随意进出嵩阳书院的,这里可是我辈读书人的圣地,没有秀才的身份,别想踏进这嵩阳书院的大门。”

显然王阳明还不是后来名动天下的一代圣贤,他只不过是刚刚将一身所学融会贯通,还没有开始讲学广收门徒传播心学学说,所以说这些读书人根本就没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