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疏远王阳明的也只是大多数的文官罢了,好歹王阳明也做了一段时间内阁阁老,又是一代圣贤大儒,身边早已经聚集了一批官员,甚至就连三品级别的侍郎都有人主动拜在王阳明门下。

所以说这会儿几名文官一脸笑意的同王阳明走在一处,与王阳明有说有笑,却也没有显出王阳明被孤立。

当然明眼人都能够看出王阳明其实已经被大多数的文官所孤立了,除非是王阳明摆明了立场同军方彻底的划清关系,否则的话,王阳明势必会被文官集团视作亲近武勋集团,继而被文官集团所敌视、孤立。

李桓自然也注意到了这点,不过对于这般情形李桓却只是含笑看着,甚至对于文官集团孤立王阳明之举,李桓都抱着几分看文官集团笑话的态度。

别人不清楚王阳明的能力,只当王阳明文韬武略,文武双全,可是李桓却清楚王阳明真正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这位的能力可不只是一代圣贤那么简单,只要王阳明愿意,完全可以另起炉灶,开一派之先河,在朝堂之上自成一系。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之上,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讲学天下,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的学子,将心学发扬光大,以至于在王阳明逝去之后,心学已然发展壮大成为儒学之中足可以同理学一脉相抗衡的力量。

李桓很是期待这一次恩科,王阳明做为天子钦点的主考官,恩科过后,这一届的恩科士子可以说全都是王阳明门下的弟子。

不敢说这一科所有的弟子都会为王阳明所用,但是只要王阳明成为这些人的座师,再宣讲其集大成的心学,相信大半都会转化为王阳明的信徒吧,到那个时候,文官集团想要孤立王阳明,恐怕就要成为一个笑话。

却说此番跟随李桓出征归来的一众勋贵子弟,这会儿出了皇城,却是被一众勋贵称道不已。

陈继祖看着自己的庶子陈昂,脸上满是感慨之色道:“我儿真是出息了,也不知明日大朝会之上,我儿会获得什么样的封赏。”

一旁的徐英闻言轻笑一声道:“陈伯父放心就是,陈兄此番可是立下功劳无数,只要不是朝中诸位大人从中作梗的话,多了不敢说,一个伯爵之位想来是跑不掉的。”

徐英的话宛如一道惊雷一般在一众勋贵之间炸开,正拉着自家子弟低声叙话的十几位勋贵齐齐的向着徐英还有陈昂看了过去,脸上满是惊骇之色。

他们可都是与国同休的勋贵,全都是承蒙祖上余荫方才能够享受如今的荣华富贵,所以说他们别-->>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