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六科给事中不过是区区从七品,可是这些官员却一个个的都是连内阁阁老都敢开喷,连天子旨意都敢封驳的存在。

六科连同十三道监察御史,共同组成了大明官场的监察体系,合称科道。

因为六科有着对天子旨意乃至内阁公文监察审核的职责,所以说当他们得知天子竟然不经内阁,未经六科监察审核便下达一道这么重要的旨意,六科官员感觉受到了极大的羞辱一般。

顿时六科加起来数十名官员齐齐站出来狂喷天子。

面对六科官员的狂喷,就算是身为天子的朱厚照也只能忍着,但是经六科官员这么一闹,却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一下子便证明了李桓并非是无诏而私下拥兵自重。

中旨虽未经内阁、司礼监渠道下发,但是再怎么说那也是天子的旨意,只此一点便可以令李桓摆脱拥兵自重的嫌疑。

内阁诸位阁臣此时也是一个个的眉头微皱,显然也为天子不经内阁下达圣旨给李桓感到内阁的权威受到了影响。

圣旨可以说是天子与朝堂众臣共议然后由朝廷备案,下发的具有法律效用的文件,可谓是上至天子,下至朝臣尽皆认可。

而中旨很明显就是天子的意志的一种体现,不经朝廷文管系统流转,所以说朝廷往往都不认可中旨的法律效用。

中旨与圣旨很明显就是皇权与百官之权的各自体现。

朱厚照下达中旨给李桓,命其抽调精锐进入京营,在百官看来,因为李桓所奉乃是中旨,不具备法律效用,但是也因为中旨代表天子的意志,要说李桓谋逆,还真无法堵住悠悠众口。

毕竟在天下百姓眼中,天子金口玉言,便是圣旨,百姓们可不像官场中人一样清楚什么叫做圣旨,什么叫做中旨。

首辅李东阳轻咳一声,向着天子道:“陛下,此等大事为何不与臣等商议,军国大事又岂是儿戏,陛下莫不是不信任我等内阁诸臣,若然如此,臣等惶恐,请陛下允准老臣告老还乡……”

不单单是李东阳,这会儿杨廷和、王鏊、刘宇也齐齐站了出来向着天子请辞。

内阁显然是被刺激到了,虽然说只是一道中旨,可是其中意义却是不同。

他们可以不去追究这一道中旨,但是却不能无视或者纵容天子下达这般关系国之大事的中旨。

若是内阁对此不作丝毫反应的话,必然会助长天子的威势,到时候天子动辄撇开内阁下达旨意,那么内阁的存在岂不是毫无意义。

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