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官。

现如今,杨溥的这个儿子杨旦已经死了,和杨荣杨士奇这些人一起被处死的,不过为了让杨溥好好听话,朱瞻壑留下了杨溥的孙子以及他的四个女儿。

是不是似曾相识?没错,当初对大越国的陈季扩时,朱瞻壑也是这么做的。

不过这次的朱瞻壑更无耻一些,因为他可不仅仅只想让杨溥去瓦剌问责。

朱瞻壑早就知道,瓦剌一定会尽全力和脱欢撇清关系,哪怕脱欢是马哈木的儿子,但在一国的存亡和一个死人之间,该选择哪一个?

这是个人都能得出结论。

所以,朱瞻壑才特意让杨溥去瓦剌问责,因为杨溥此行不仅肩负着向瓦剌问责的任务,还有另一个任务需要他去完成。

他……得死在瓦剌。

只要朱瞻壑不说,朝廷不说,杨溥就不是与杨荣、杨士奇和李仪、吕震等人合谋袭杀大明宗室的罪犯。

只要朱瞻壑认可,朝廷也认可,那杨溥就是大明的使臣,倘若大明的使臣死在了瓦剌……

那就有的说了。

“走吧。”对于简笑的问题,朱瞻壑没想着回答。

可信与不可信,其实没什么区别。

可供杨溥选择的选项并不多,就只有两个,一个是听从朱瞻壑的话,老老实实的完成朱瞻壑给他的任务。

那样的话他的孙子或许……嗯,就是或许,或许能够活下去。

至于另一个选择,那自然是和瓦剌合作了,不过这样一来,朱瞻壑特意留下没动的那些人,也就是杨溥的孙子和四个女儿,自然也得跟着杨溥的决定一起死了。

至于杨溥投了瓦剌能给大明造成多大的麻烦?

这个不好说,不过有一点,那就是在短时间内,就算是造成麻烦也是无妨的,毕竟双方的硬实力是在那里摆着的。

打不了,出兵灭了就是了。

不讲理?不好意思,朱瞻壑从来都是不讲理的那种人。

后世有一句三观不正的话:无理都要争三分,得理为什么要绕人?

这话虽然是三观不正,但朱瞻壑还真就是这种人。

当然了,他会这样对待的,不是反对他的人,就是他的敌人。

上了马车,朱瞻壑就靠在了车窗上,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人们。

其实,统治者的更替对于这些百姓来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的。

如果是改朝换代,那毫无疑问是有影响的,因为改朝-->>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