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对此却并不意外,随口说道:“玻璃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要是温度太低,降温冷却太快,就不方便塑形了。

所以不管是以前的琉璃窑,还是现在的玻璃厂,工人都是得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很辛苦。”

说着,李逸就当先迈步,走进了车间。

刘艺菲见状,没有犹豫,也迈步跟了上去。

吴垒几人面面相觑,一咬牙,也都跟着进了车间。

嘉宾们都进了,节目组众人自然不能不上,于是也都跟着鱼贯而入。

王恬擦了擦额头的汗,有点后悔。

李逸要是早说这条件这么艰苦,她多少得考虑一下到底要不要来拍摄。

但现在来都来了,不拍也不行了。

后方,蔡毅和耿万华早已经迫不及待,迈步上前,也跟了进去。

但关雪感受着扑面而来的热气,有些担忧关越的身体。

关越却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控制着轮椅,一起进了车间。

关雪见状,也只能一起跟了上去。

车间里,放着一台台的电窑炉,一个个老师傅正在窑炉前忙活着。

看到呼啦啦的进来了一堆人,老师傅们都有些疑惑。

这家厂子生产的都是玻璃材质的工艺品,所以在车间的都是老师傅和学徒,平时很少有陌生人来。

于厂长笑呵呵的向李逸介绍:“这些都是咱们这当地的师傅,祖上都是做琉璃的。”

说着,他就冲着师傅们招呼:“你们忙你们的,这边录个节目。”

听到于厂长的介绍,刘艺菲好奇问:“逸哥,琉璃和玻璃是一回事儿吗?”

“其实从构造成分上来讲差不多,但细说还是有区别的。”

李逸解释:“玻璃和琉璃的成分都是以二氧化硅为主,但玻璃的成分更纯,二氧化硅的含量能达到99%以上,所以颜色比较纯净。

琉璃的成分要杂一些,二氧化硅的含量在90%左右,其他的成分都是一些矿物质。

以前古代的时候,生产工艺比较落后,没办法分离出那些矿物质,所以就导致烧出来的琉璃会因为矿物质元素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来。

比如含铁量比较高的原材料,做出来的琉璃就会呈现出青绿色,以前的工匠就是利用这些原材料之间不同的配比,才制作出五颜六色的琉璃来的。”

听着他的解释,一旁的吴垒恍然明悟:“所以琉璃就是杂质比较多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