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神行哪吒可还行?不过我也觉得最有可能的是高跷。”

“怎么可能是高跷?平地上都走不稳,爬山过坎不是更完蛋?”

“这怎么从羊毛聊到水浒传了?这思维跨度也太大了吧?”

观众在热烈讨论,吴垒却还在缠着李逸问:“那你说,戴宗为什么能日行八百里?”

“那是小说,是有夸张手法的,你不能当真啊!”

李逸笑着解释:“不过戴宗是有原型的,就是宋朝一种情报传递系统,叫急脚递。

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记录过急脚递。

原文是: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炫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有军前机速处分,则自御前发下,三省、枢密院莫得与也。

当年宋高宗赵构用12面金牌,急调岳飞回京,就是通过急脚递传的圣旨。

急脚递是宋代运送情报的真实职业,是真的可以日行五百余里的,小说里虚构的戴宗能日行八百里,虽然是为了艺术,稍作夸张,但也可以理解。”

听到李逸说出出处,吴垒这才失望道:“好吧,我还以为滑轮鞋是戴宗发明的呢!”

说话间,羊毛泥已经和好了。

李逸起身,将羊毛泥盖在了馕坑的坑口位置。

混了羊毛的羊毛泥锁水能力要比普通黄泥更好,因此用抹刀轻轻一抹,表面就迅速变得均匀而又细腻。

不过为了更坚固结实,李逸在抹完了坑口后,还用木锤把坑口的黄泥又敲了一遍,让它的质地更加紧密。

外层的黄泥就比较简单了,往剩下的一半黄泥里加了些稻草秸秆渣,李逸就将它们抹在了馕坑外侧。

这活儿只能他来,吴垒和黄小明就在旁边帮他递着黄泥,刘艺菲和赵金麦则在旁边给他扇风,喂水,擦汗。

看到这待遇,直播间观众们羡慕不已。

“靠!我在工地抹灰,怎么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一个师傅带四个小工?里面还有俩美女?这活儿怎么不来找我?”

“逸哥这抹灰的手法不行啊!换我来吧!只要麦麦喂我喝口水,给我扇扇风,叫我声好老公就行,不要工钱!”

“谁有尿?帮我滋醒楼上那小子?”

“我来!”

“我先来!我尿黄!”

在众人的合作下,只用了两个半小时,馕坑就垒好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