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学宫则是分布在各个州郡之中。”

“至于高级学宫,现在就面向整个商朝境内召集儒学研究独到的人。”

“对于有资格进行儒学高等教育者,就授予其创办高级学宫的资格。”

首相商容听到徐子清这般言语,顿时明白了圣人是要进行多么大的谋划。

于是立马出言附和起来:

“圣人所言极是啊。”

一旁的武成王黄飞虎,王叔比干以及商王子受的两位王兄微子启和微子衍也出声附和道。

“圣人所言极是。”

其他的文武百官全都踏前一步,内心受到了极为强大的冲击。

“圣人所言极是,所图甚远。”

“实在是百姓之福我大商之福啊!”

很快徐子清在九间殿上说的一番话,就成为了商朝的国策。

分发商朝各地,各地官吏在中央的指挥下开始施行。

初级学宫和中级学宫大量招收各地的儒生。

因为之前儒家补习班的兴起,所以现在学习过儒家经典的人并不是很少见。

可以说已经形成了极为庞大的群体。

足够应付初级学宫和中级学宫的老师数量。

于是初级学宫和中级学宫,很快就遍布商朝的各个城镇。

各类儒学的教师也很快凑齐了。

成为了整个商朝儒家经典教育的中坚力量。

之前的私人教学因为学宫制度的兴起,而受到了极为沉重的打击。

几乎可以说是到了全部覆灭的程度。

朝歌城内家庭对于孩子的儒家经典教育,也因为圣人子清的这项政策改动极大。

此刻朝歌城一间茶摊之上,几名老熟人又在这里碰面。

“这圣人子清的学宫制度,真是帮我们的孩子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

“圣人子清不愧是天生圣人,果然是宅心仁厚心怀万民。”

这名中年男子之前满腹愁绪,正在为家里的孩子上儒家补习班而烦恼。

现在圣人子清推出的学宫制度,真正让他的孩子可以有学上。

“是啊是啊,圣人果然是心怀万民。”

“之前的儒家补习班价格实在太过昂贵,不是我等这些家境普通之人可以承担得起的。”

“可是如果不让孩子上儒家补习班,孩子从小就落下别人一头。”

“这样的事情我们做家长的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