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大帝书阁)www.ddsk.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擂台之上,尝到了甜头的张宇初又故技重施了起来。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试问今日之大明,几倍于七十里、百里耶?陛下德行,几倍于汤、文王耶?”

    显然,按照张宇初选取佐证材料的一贯风格,这还是孟子的原话,而在卑鄙的道路上愈走愈远的龙虎山大天师,直接拿现在的大明和永乐帝当挡箭牌。

    这里面的意思是,孟子既然说了“王不待大”,商汤治理七十里的国家,周文王治理一百里的国家,那么如今大明这么大,疆域不知道是七十里、一百里的多少倍,如此推算,陛下的德行,也是商汤和周文王同样的倍数吧?

    你曹端又不是不要命的高逊志,你敢说不是吗?

    可如果承认了,那其实曹端也就输了。

    当然了,张宇初不怕永乐帝怪罪他,张宇初刚给永乐帝出了口气,按照他对永乐帝的了解,对方这时候兴致应该不错,不会怪罪他的,非但如此,没准还指望他加把劲结束这第四场辩经,让擂台赛画上句号呢。

    张宇初的小算盘说穿了很简单,君子可以欺其方。

    这曹端小年轻一个,看上去就像是挺好欺负的,虽然老和尚给他的资料显示,曹端在挑战方的内部推举上几乎实现了乱杀,但那种辩经和这种台上的还是不一样的张宇初不要脸多了,反正他也不是儒家的人。

    曹端微微蹙眉,显然是年轻人临场还有些心理上的不适应。

    不过这种不适应,并不影响曹端的思考。

    张宇初作为守擂人,第一轮攻势采用的是《孟子·公孙丑上》里面孟子关于王霸道的基本理解,并加以加以修改、扭曲。

    孟子的观点,其实也就是“以德服人”和“以力服人”的区别,但在孟子这种原始儒学的视角看来,不管是哪种方式,怎么服人,本质都是为了推行“仁”,而春秋大国都是推行霸道继而让人感到畏惧,商汤、文王推行的则是王道,让人觉得发自内心的敬服。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