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大帝书阁)www.ddsk.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敌人,在舆论上,哪里最薄弱?

    不用朱棣思考,姜星火直接给出了答案。

    “天理。”

    “陛下想来是对程朱理学,也有一定了解的。”

    朱棣硬着头皮点了点头,他确实有一定了解,但这个一定,着实不太多。

    不过大约是晓得朱棣父子的理论水平应该比较薄弱,姚广孝帮忙解释道。

    “程朱理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天理。”

    “而要追寻这个天理,就要从万事万物的本身上去讲求,也就是格物致知(天理)。”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但是《大学》本身,并没有对格物致知做出解释,现在的解释,是后来人的理解。”

    事实上,在这里,就已经埋下了某种关于最终解释权的隐患,姚广孝继续道。

    “程朱理学里的格物,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格除心物,如果用佛家的说法,那就是格除贪嗔痴。”

    “第二层,则是格除外物,也就是了解这世间事物的道理,这理只能在具体的事中学,但学会后则可用于一切事中.不拘泥于一二事物,也不要求格除全部外物,但总归君子是要格物的,否则无法致知。”

    “原因就在于,致知,这里面的‘致’是极致的意思,‘知’则不仅仅是知识,还是知性、感知的意思。”

    “格物与致知的关系便是说,格物是致知的经过,致知是格物的目的。格物致知连在一起,就是通过格除心物和外物,让知识和感知达到极致,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有些接近。”

    姚广孝对于程朱理学主要内容的讲解,非常简单易懂,朱棣和朱高煦父子听懂了。

    但又没懂。

    朱高煦挠了挠胡子问道:“可这跟舆论战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就在于。”姜星火揭晓道,“程朱理学,无论是二程还是朱熹,都没有告诉这个‘格物’到底是怎么‘格’的,也没有说清楚‘格物’所‘格’出来的‘天理’,究竟是什么样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