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尹,这靳夏毕竟是大王宠臣。今日如此对他,他若在大王面前诋毁,可不是件好事。我怕大王届时会有换将之意,就像昔日秦赵长平相持,那赵王以马服子替代信平君之事啊。”

  屈茂眼见靳夏怀恨而去,不由担忧起来。

  如今的秦楚形势,还真和昔日秦赵长平之战十分相似。

  当年秦赵相争,赵将廉颇死守壁垒,与秦军相持良久,让赵国国内缺粮少食,难以支撑。

  在向齐国借粮无果后,赵王只能多次催促廉颇对秦人进攻,但都被廉颇硬抗了下来。赵王眼见国内粮秣不足,再加上秦人反间挑拨,便临阵换将,让马服子赵括代替廉颇上阵,率领赵军主动向秦国进攻,最终方有了那场惊世惨败。

  赵括之败,不仅仅是他能力的问题,更是因为当时的赵国也和如今的楚国一般,已经陷入了缺粮的境地,到了不得不攻击的地步。

  如今楚国在和秦人对峙半年后,粮草也快见底了。

  哪怕项燕将陈郢的民夫辅卒解散了数万人回乡,让他们自寻吃食,不管死活。哪怕项燕将所有战卒每日的口粮扣减到三分之二,将剩下的民夫口粮直接降了一半。

  但楚军剩下的粮食,也只堪堪支撑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后,就到了见结果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项燕依旧没有出击的打算。

  因为项燕很清楚,出击,必败。

  对面的主将是王翦,比他项燕强。

  对面有六十万秦军,比他楚军多。

  对面的粮秣辎重,武器兵甲,每一样都比他楚国多,都比他楚国好。

  什么都比不过,如何打?

  若是主动出击,那就是让楚国立刻去死。

  反而死守陈郢,那还能再残喘一个月。

  一个月的时间里,万一有什么新的变故呢?

  比如王翦那老乌龟在这寒冬感染风寒,在军中暴毙,这不就是他项燕的机会吗?

  再比如三晋发生叛乱,比如秦王死掉……

  虽然这些事情的概率很低,但项燕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继续等待着那近乎难以出现的胜机。

  这就是属于弱者的悲哀。

  在这样的情况下,所以哪怕楚王负刍多次命靳夏催促项燕进攻,他也从不理会。

  项燕-->>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