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国,经过齐国连番的打击,曲国已经是个不足两百里的小国,爵位虽然没有降为君,但已经是大国附庸。

  孔丘是曲国之中有贤名的人,他曾经在洛国学宫之中治学,论对《洛语》的理解无人能出其右。

  “洛侯,素王制定了天下的礼乐制度,于是有了邦周的五百年兴盛。

  直到现在,只有洛国还恪守着礼乐,这就是洛国始终兴盛的原因。

  但是您为什么不在天下之中重新建立礼乐呢?丘不明白!

  只要天下人人都奉行礼,君主践行仁,臣子践行忠,天下不就安定了吗?”

  这是孔丘对洛辞的发问,他很疑惑,他不理解,他从古人的典籍之中悟出了“仁”的道理,但是却发现就连洛国都不去推行。

  于是他想要离开洛国,寻找愿意接受自己学说的君主。

  “仲尼啊,您是大贤之人,《洛语》的王道会因为您而兴盛,留在学宫之中吧,阐述您的仁道,洛氏会记录下来,为您传承下去。

  从三王五帝到如今已经两千年,往后的世界还有无数个两千年,您的学说如此瑰美而贴合人性大道,这是迟早都会兴盛的学说啊,为何您一定要现在兴盛它呢?”

  这是洛辞对他的评价,一个拥有崇高品德的人,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一个不合时宜的人。记住网址m.97xiaoshuo.net

  王道是有用的学问,仁义是应当被提倡的道理。

  但不是现在有用的学问,所以洛辞希望孔丘能够好好的讲学说写出来,寻找传承者,但不要试着去做官,因为那是注定失败的。

  但是洛辞自己是洛氏之人,他知道即使千百年过去,素王也会一直关注着家族,所以洛氏嫡系向来做事以百年为计划,乃至于为千年之后做准备。

  这是洛氏的底气。

  但是孔丘即使再拥有高超的智慧,他也只是一个凡人,何谈千年之后呢?

  于是孔丘离开了学宫,回到了曲国之中。

  当时的洛言还在晋国,等到他回来的时候,有些遗憾的问道:“父亲,仲尼是五百年一出的圣人,您为何不将他留在洛国呢?

  或许邦周之后,仲尼的学说就要颁行天下了。”

  从洛休开始,洛国公室子弟,都是学术型的君主,所以他们能看到孔丘学说的珍贵之处。

  他不仅仅是对上古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