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大帝书阁)www.bbqs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邀月楼上,苏泽见到了林清材的这位族兄。

    这位名叫林清坚的族兄,比陈潮源年纪还大些,不过他没有林清材那份踏实稳重,多了几分市侩的气息。

    不过也正常,听林清材说这位族兄在读书上天份不高,早早放弃科举去学做了账房,早就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多年了,自然比林清材更懂得人情世故。

    席上,两杯黄酒下肚,这位县衙户房新上任的书吏,已经和苏泽众人称兄道弟了。

    他拉着苏泽大倒苦水。

    “苏兄,你可不知道这户房内的门道太多了,水实在是太深了,我在户房真是夹着尾巴做人啊!”

    “不知道林兄做的什么差事?”

    “当然是苦活累活脏活了,这徐狐把持户房多年,虽然没有升任典史,但是在县衙内势力非常大,户房之中大多都是经过他保荐入的县衙,我这种在户房中就是被人穿小鞋的。”

    林清材和陈朝源纷纷点头,他们也会和吏员打交道,自然知道大明朝吏员的情况。

    典史是户部有档案的事业编,朝廷也是有俸禄的,不过大明朝官员的俸禄都很微薄,不要说这些吏员了。

    县衙的这些典史们,根本不在乎这三瓜两枣的俸禄,主要是典史的身份在吏部挂了号,那就算是知县老爷要开革一个典史,都要向吏部打报告,这种情况下除非实在是做的太过分了,知县都会给典史留点面子。

    典史之下的书吏就不一样了,他们属于县衙的员工,也是没有俸禄的,但是到了嘉靖时期,基本上县衙也会用公帑或者火耗之类可支配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给书吏发点俸禄。

    书吏五年为一役,如果县衙不满意可以役满发还回家,甚至可以提前开除。

    所以对于林清坚这样的书吏来说,为了能够在县衙生存下去,那就需要拜山头抱团取暖。

    这里举荐人就是一种类似于东汉“门生故吏”的特殊关系。

    比如举荐林清坚进入县衙的是刑房的孙典史,那么县衙所有人都知道林清坚是孙典史的人,自然就是孙典史的派系。

    而举荐人和被举荐人的关系密切,不仅仅是单向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