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大帝书阁)www.ddsk.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世贞打开大门,非常恭敬的将行人司的官员迎接到了宅子中。

    行人司的官员拿出内阁的命令,向王世贞宣布要将他重新启用,转任礼部员外郎。

    王世贞在父亲出事之前的职位是山东兵备道,兵备道算是兼任了特殊军事任务的御史,是明廷以文统武的关键职位,品级上比总督小,但也算是外派京官的序列。

    兵备道是正四品官,礼部员外郎也是正四品,这样的转任只能算是平调,并不能算是升迁。

    在行人司上门的时候,王世贞家正在举行文会,众人都看着王世贞,看他要如何应对朝廷的征辟。

    王世贞对着行人司的官员拱手说道:

    “大行人,王某要为父守再守丧三年,恕不能从命。”

    众人看向王世贞的眼神更加钦佩了。

    其实丁忧守丧三年其实不是指完整的三年,是第三年的意思。

    父母去世十二个月以后,是第一年,第二年的第一个月,即第十三月举行小祥之祭。

    二十四个月之后,是第二年,在第三年的第一个月,即第二十五月举行大祥之祭。

    然后隔一个月,即第二十七月举行禫祭,也称除服之祭,然后守制结束。

    理论上的三年就到了,这时候丁忧的官员就可以重新复起做官了。

    而实际上,比较大的官员,只要守孝到了第十三个月的小祥之祭,皇帝就会下旨夺情让他重新起复。

    毕竟三年对于任何一个官员来说,都是职业生涯中很长的时间,如果在仕途如日中天的时候突然回家三年,再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不过在礼制上,还有守孝六年的说法。

    这种在汉代魏晋的时候经常会有,因为那时候的选官制度主要是举孝廉,孝廉就是考察一个人的德行。

    而一些孝子为了能够上位,就开始卷守孝的时间,甚至有父母去世在坟头边上守孝十年的事情。

    等到了科举取士之后,大部分官员都恨不得不要守孝,就再也没有人提守孝六年的事情了。

    但毕竟儒家讲究的是孝道,王世贞提出守孝六-->>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