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大帝书阁)www.bbqsk.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月份的南京城内,到处可以见到踏青的人群。

    燕子矶是临高远望的好地方,五月二十日,见到天气晴朗气候温和,天工书院也放了一天的假期。

    能来天工书院读书的也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在一起很快就厮混熟悉了,学生们纷纷呼朋引伴,也一起登上了书院附近的燕子矶。

    王元庆和同伴孙卫一起,两人一边爬山一边看着南京的景象。

    和平坦的苏州府不同,南京多是丘陵地貌,有虎踞龙盘的地形,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朱元璋定都南京的原因。

    王元庆是太仓人,和王锡爵家的太仓王氏还有几分血脉亲戚关系,只不过王元庆家里早就分家,也再没有人读书科举。

    王元庆的父亲变卖了家里的土地,办了一家五十名织工的中小型纺织坊。

    家中的棉纺织坊规模虽然不算太大,但是王元庆算是从小衣食无忧。

    孙卫就要比王元庆惨多了,他家里在城外本来也有两亩田,全家三代人都靠着这两亩田为生,虽然日子过得窘迫,但是也能过下去。

    后来前年倭寇入寇江南,还攻破了太仓县城,孙卫家里逃难的时候死了两口人,家里的土地都被倭寇糟蹋了。

    等到倭寇离开,突然孙卫家附近的一个地主拿出一份地契,向县衙申诉说孙卫家的土地是他们家的。

    而孙卫家的屋子被倭寇焚毁,家里的地契也在逃难的时候丢了,官司打到了县衙之后,土地被判给了那个地主。

    孙卫父亲因为这场官司活活气死,只留下孙卫和妹妹相依为命。

    家里的田没有了,为了能够养活妹妹,孙卫只能进了太仓城内的一家棉纺织坊。

    两人都是十八岁的年纪,王元庆养尊处优,刚爬了一半就气喘吁吁。

    孙卫手上都是老茧,从十六岁开始他就在棉纺织坊中干各种活计,爬到半山也不带气喘的。

    “卫哥儿,歇会吧!”

    孙卫停下脚步,看到王元庆气喘吁吁的样子,两人在山边找了一棵树边上盘膝坐下,开始纳凉休息。

    王元庆解开腰间的水囊,喝了一口水后递-->>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