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大帝书阁)www.ddsk.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惠还没回到凉州的时候,刘备的正式表奏就送来了雒阳。

    这一涉及到五个郡守的换届和一个局部地区政治改革的建议,在尚书台引起了一阵波澜。

    此时杨赐虽然已经死了,今文学派在尚书台没有高层势力,袁隗独自录尚书事,看似大权独揽,不过刘宏又任命了张让再次担任尚书令,给袁隗添堵。

    面对宦官的威势,袁隗名义上是张让的领导,可以控制尚书台办事,但却颇有些束手束脚的感觉。

    他很不愉快,却无论如何也不敢明面上和张让对着干,只能堆出一脸笑容面对张让那张老脸,将不满深深的藏在心里。

    反正他苟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此这般的操作对他来说没什么不可以的。

    刘备的表奏送过来的时候,他略感不妥,觉得刘备这样搞难免有任人唯亲的嫌疑,会为人诟病,于是准备召集尚书台相关部门进行商讨。

    结果还没怎么商讨呢,就得知张让越过他把奏表交给了刘宏。

    刘宏那边也很光棍,已经首肯,决定按照刘备的建议,就让刘备那么做,尚书台需要尽快把郡守任命文书和印绶送过去,免得误事。

    然后刘宏又传话给尚书台,说凉州的事情情况特殊,涉及到造反叛乱等一系列国家大事,尚书台处置起来未免有些缓慢,所以之后凡是关于凉州的事情,全都转交给皇帝,由皇帝亲自批复凉州的事情。

    这VIP待遇是没话说的。

    制度上,刘宏这样搞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尚书台本就是听命办事的秘书部门,职权大,级别低,皇帝想要干什么,尚书台是无法阻止的,天大地大,皇权最大。

    但是袁隗就觉得有点不太对味儿,觉得刘宏是不是对刘备太关注了一些,居然要亲自处理凉州的事情。

    汉室宗亲就那么值得刘宏关注吗?

    那天底下那么多汉室宗亲挨饿受冻的,怎么也不见你伸出援手呢?

    吐槽归吐槽,袁隗对此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下令尚书台照做,给关羽、张飞、董璜、夏侯渊和夏侯惇五人颁发郡守文书和印绶。

    至于刘备的另外一个政治改革相关的建议,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