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大凡新君继位,朝堂上下,总是避免不了要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

  对于皇帝来说,需要时间来慢慢的稳固自己的地位,经营自己的威望。

  对于朝臣来说,也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朝政事务,来了解新君的脾气秉性,喜好底线。

  这种过程或长或短,或激烈或平和,不一而是,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这种磨合的过程,通常情况下,从时间上来看,从新君登基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而从形势上来看,通常以君臣对抗为主。

  至于发起者,或许是皇帝,又或许是朝臣,却是并不一定。

  事实上,天子,不,应该说太上皇,这次的亲征。

  就是一次典型的磨合过程。

  太上皇希望在群臣当中的形象,是一个乾纲独断,承继父祖军威的有为之君。

  而群臣则希望他安安生生的,为此,王直甚至在亲征之前,亲率百官伏阙进谏。

  但是可惜,没有拦住一意孤行的太上皇。

  如果说这次是大胜而归,那么太上皇自然会再一次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之后在朝堂当中威信大增。

  然而败了……

  不说远在漠北的太上皇,单说朱祁钰这位新君。

  虽然之前他已经总政秉国,但是一来时日不长,二来还是那句话,监国和天子,到底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这次王振一党的判罚,很明显,就是朝臣们递过来的一次试探。

  明明白白的两个选择!

  要么都杀了,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要么就宽宥一些罪行不重的人的死罪。

  两种处置都有说法,朝臣们争论半天,其实从另一种层面上,也是在给朱祁钰台阶下。

  这样无论他如何处置,都不会被人诟病。

  这种大限度的自由裁量权,其实很能看出一个人的风格。

  如果朱祁钰选择的是前者,那么就说明,他是一个杀伐果断,崇尚严刑峻法,能下得去狠心,且不在意名声的君主。

  而如果他选择的是后者,那就说明,他是一个顾惜羽毛,心怀仁德的君王。

  试探出新君的施政风格,底下大臣才好决定自己接下来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配合新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