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一看,这边的饺子刚包完,正收拾呢。

包好的饺子,一盖帘一盖帘端到外面棚子里放着,面板、盆、菜刀啥的也都拿走。

然后周桂兰拿着鸡毛掸子,把炕上的白面扫掉。

“别说啊,这个炕革啊,就是好,你看这多滑溜?扫东西也容易。

要不说如今这条件是越来越好了。

以前家里头都是铺炕席,有点儿灰啊、土的,全都藏炕席缝儿去了。

那炕席磨衣裳,好好的衣服,屁股上先磨破了。

后来用那个纤维板刷油漆,新的时候还行,旧了油漆一掉,哎呀,也是剌人。”

周桂兰一边扫炕,一边念叨。

炕革,是东北人继炕席、纤维板之后,用来铺炕的新物件儿。

商店里有卖,多数都是一米八宽,一大卷一大卷的立在那儿,按米卖。

根据质量和薄厚不同,从十几块钱到三十几块钱一米。

这东西比炕席、纤维板好,表面光滑,上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色彩鲜艳花纹精美。

应该说除了贵,没别的毛病。

这东西刚流行过来没多久,年前周桂兰听人家说,炕革好,就去商店买了好几块回来,把家里这几铺炕的纤维板都换下去了。

“嗯呢,是挺好的,县里头还有地革。

有的人家里水泥地上铺一块儿,进门就换拖鞋,也挺好的。”

陈春玲刚把饺子端出去,回屋听见婆婆这话,就笑道。

“这话咋说的来着?叫时代进步了。

如今这日子啊,真的是一天比一天好,搁我们年轻那会儿,哪能想到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啊?”

估计是过年的缘故,周桂兰格外感慨。

饺子包完,屋里收拾干净。

大家或是坐炕上或是坐凳子上,都盯着电视看小品相声,时不时就被演员抖出来的包袱逗得哄堂大笑。

十点半,苏安瑛去烧火,不到十一点,东西两口大锅的水都开了。

周桂兰吆喝一声,几个媳妇赶紧去厨房煮饺子。

另一边,许世先领着四个弟弟,还有家里这些孩子,出去摆天地桌、发纸、放炮。

院子里顿时就热闹起来,各种动静都有。

鞭炮的噼啪声、烟花在空中炸响的动静,还有孩子们时不时的惊呼声。

许成厚跟楚瑄淮没出去,俩人坐在炕头上喝着茶水。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