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儿,咱现在都是一家,不管怎么样,必须把参市开业给整明白了。”

林启越直接表态,参场全力支持东岗参市。

受益的不仅是一参场,就连东岗镇参场,也跟好几个药材商签了合同。

东岗镇参场今年一共起货一万来丈,直接被预订走一半儿。

而且,价格比参茸公司收购要高太多太多。

目前人参收购和批发价格,都是有明文规定的。

以二十支一斤的红参二等品为例,产地县收购价三百二一公斤,产地县批发价三百八一公斤,产地站批发价四百二十块一公斤。

等着到外地客商手里,最低也得四百四到四百五十块钱一公斤了。

县里为了这次参市开业,特地规定了出售价格,不得低于产地县批发价。

而且高出的价格,要往县里交相应的税额。

即便如此,省去了中间这么多道手续,参场这边可以多卖不少钱,外地客商购入的价格也要比以前低不少。

其实等于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局面,只是参茸公司和省药材公司,赚不到中间的钱了。

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大的弊端。

没有了政府职能部门在中间起到平衡的作用,客户和种植户直接面对面,种植户毕竟是零散分散的个体,无法抵抗资本的操控。

陈建章和镇参场的场长,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看看,我就说吧,这参市肯定行。

你看,咱这一下子就订出去四五百万的货,而且价格比往年高出不少呢。”

陈建章高兴的直拍桌子,“当初还有人不看好这个参市,瞧瞧,参市没开业呢,咱就先签了合同。

好,好啊,真不错。要不说,还得是许场长和苏经理这脑子活泛,厉害,太厉害了。

苏经理、许场长,提前祝贺咱们的参市红红火火啊。”陈建章高兴的不知道说啥好了。

“陈书记,不能这么想,以前的政策跟现在不一样。

今年,这是县里特地放开了政策。

只要是参市上交易成功的货物,咱县里给开准运证明,要是没有这个,咱这货很难运出去。”

相比于其他人那么兴奋,许世彦倒是淡定很多,始终保持冷静。

抚松人参一直实行的统购统销专储专运制度。

前些年公社时期就不用说了,分田到户后,上级有明确文件。

凡是向省外发运人参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