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今天孩子打架这个来说,究竟对还是错?出门在外受欺负了,要不要还击?

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固然痛快,却很可能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今天要不是还有黄树庆和孙宇,凭着许海源、许瑾萍这俩娃就敢跟人家支巴,估计会被揍的挺惨。

那要不要劝孩子忍呢?也很纠结啊。

万一孩子听了话,以后遇见事情总是忍着不反抗,那样的话,只会让对方越来越嚣张,变本加厉。

所以这中间的度,太难把握了。

许海源歪着头,思考着爸爸给的提议,“那我应该回来找妈妈?让妈妈去找他们的大人?”

说完,小家伙撇了撇嘴,皱紧眉头。

“太麻烦了,这点儿事不用我妈出头,一拳头揍过去就完事儿。”

在小家伙的观念里,那些弯弯绕儿太费事还没啥效果,不如来点儿直接的。

得,说了半天,等于白说。

许世彦无语望天,咋养出这么个玩意儿来?

要说是受爷爷影响的?也不对啊,孩子爷爷成年在山上,一年到头回来几天啊?

再说如今老爷子的脾气已经好多了,不咋发火,成天笑呵呵的,对许世彦都不咋大声说话了,不可能影响到孩子。

那就是天生遗传?完了,那要是天生遗传,以后就等着给熊玩意儿收拾烂摊子吧。

“这么暴力的臭小子,也不知道你随谁了?”许世彦气的伸手,在儿子额头上戳了一指头。

“得,我算是看明白了,不能让你在家这么疯下去。

秋天学校开学,你去念书吧,我跟齐老师说一声,让你去学校育红班。”

育红班,是这年月的一个说法,其实就是后世说的学前班。

如今这时候没有幼儿园一说,哄小娃的地方叫托儿所,教学龄前孩子学习的地方,叫育红班。

经过了好些年读书无用论的宣传,哪怕是都恢复高考好几年了,其实还有很多人对念书都不怎么看重。

尤其是乡下人,还有不少人觉得孩子能去念个小学,会写点儿字会算个账就行。

至于说把孩子送育红班去,那就更扯淡了,花钱把孩子送出去让人哄着,那属于是有钱烧的。

谁家孩子不是成天在外面野?等着够岁数了上一年级就行,上什么育红班啊?

东岗小学那个育红班,多数都是职工家的孩子。

尤其父母都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