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尽心

  “经国济民者,天理也;世风奢靡者,人欲也。”

  胡俨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搏。

  而作为最后的对策,显然是经过胡俨深思熟虑的,条理非常清晰。

  “经国济民,合气质之性,亦需合天地之性。”

  “何谓经国济民与天地之性相合?”

  胡俨自问自答道:“仁、义、礼、智、信,此五者也。”

  胡俨话语稍顿,众人却变得若有所思了起来。

  刚才的核心辩题,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也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现在,眼见着仅靠“天理人欲论”这个防线,恐怕最好的结果,都只是勉强守住。

  而总体上来讲,由于在本体论上的一败涂地,太学之会的总体结果,还是反方辩手的大败亏输。

  而且,“天理人欲论”这条摇摇欲坠的防线,到底能不能够守住,也很难说。

  所以胡俨索性心一横,直接转移核心辩题了。

  一场论战的核心辩题,一般来说,不是某一方想转移,就能转移的,要得到双方的认可。

  而胡俨所转移的辩题,既是反方唯一反败为胜的机会,也是正方辩手们,需要正面接下来的辩题。

  因为胡俨所抛出来的辩题,其实就是在经济发展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实际上,之所以会有这场太学之会,就是因为随着变法的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引来了思想道德层面的种种变化。

  所以,胡俨抛出的新辩题,反倒比刚才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更为贴近矛盾主旨。

  但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可靠的论点,那么反方辩手们,失败的概率反而更大。

  因为在这种依托于商品经济发展下的伦理道德问题上面,传统的程朱理学,并没有多少深入研究。

  也就是说,全靠胡俨自己的临场发挥了。

  能不能超神爆种,是这最后一搏的关键。

  其他人,也都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

  杨士奇满怀希冀地看向了胡俨。

  曾经,杨士奇并不是很高看这位在内阁里沉默寡言,做事稳妥的大儒。

  因为胡俨的岁数,比他们大不少,也不是科举出身,在基层学政系统摸爬滚打了很多年,是靠着多年积累的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