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起脸,模仿起吴潜的样子,抚须长叹道:“守垣啊,老夫谋事,只为大宋社稷。你亦有此公心,愿舍身取义,老夫又何惧放你去见见亲生骨肉?”

  廖莹中含笑摇头不已。

  贾似道又走了一步,揉了揉眼,仿佛李墉的语气,道:“恩相待我恩重如山,我绝不负恩相!”

  “阿朗真是将这些人看透了。”廖莹中笑了一会,方才道:“但李墉这等人,只怕不愿背叛吴潜。”

  “李墉若帮吴潜,必死无疑,而荣王苦苦相逼,绝不会放过他们。李瑕要救父,唯有一条路……立战功,手握重权,直到朝廷不敢动他。”

  廖莹中神色一凛,道:“非常人所为啊,竟有这份心志。”

  “换作你是李瑕,千辛万苦斩兀良合台、击阿答胡,能立下这般大功。岂能甘愿再让李墉去冒死举证?”

  “他唯有投奔阿郎,助阿郎扳倒吴潜。”廖莹中不由感慨道:“阿郎布局长远,朝中无人可为匹敌。”

  这“布局长远”确实虚言,如今丁大全气焰正炽,贾似道才刚打算联手吴潜对付丁党,却已连对吴潜的办法已准备妥当。

  “刨除李墉之事,我亦打算收服李瑕,他是个人才。去年丁大全便借着李瑕的功劳更得圣眷。”贾似道却是叹息了一声,道:“但,这只蛐蛐却未必肯入笼。”

  “依方才所言,李瑕只能拜在阿郎门下。”

  “你小看他了。今岁成都一战,想必蒲择之会很赏识他,蒲择之背后的李曾伯亦是朝中不小的势力。另外,他至少明面上还是丁大全一党。”

  廖莹中道:“李曾伯、丁大全,可没实力、本事参与到皇嗣之争。”

  “但他们却可助李瑕的功业。”贾似道眯了眯眼,道:“两三年间,此子若不可控制,如何是好?”

  “一少年人而已,该不至于。”

  “难说,此子天资类我。”贾似道悠悠道:“需尽快让他心甘情愿服我。”

  “是。”廖莹中道:“我已将唐安安送至苏州。”

  贾似道点点头,沉吟道:“两淮这边,袁玠的罪证我已准备妥当,只能时机恰当,交由吴潜,让他出面对付丁党……接下来,得设法调到京湖。”

  廖莹中一愣,问道:“阿郎为何改变计划?”

  “北面又有情报了。”

  廖莹中作为贾似道最信任的幕僚,知道许多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