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韩青竹催更的时候是凶残的一点,不过做事情还是不马虎的。

  陈洛此时看着从万仞山传来的情报,这里面甚至有一些已经超出了陈洛可以接触的程度。

  其中不仅仅包括了蛮族的情报,还有一些正气长城防线的布局。

  陈洛脑子一转就知道韩青竹的想法了。

  不就是想让自己写后续《三国演义》的章回的时候,以这些素材为原型呗。

  可惜,原著不是我写的啊。

  ……

  “拓古城……”

  “莫尔丹部所属拓古域之蛮城,城内常驻有二品大蛮王一尊,三品蛮王两尊,四品蛮侯四位。”

  “其周边大型部落有……”

  “其主要特产有……”

  “其中二品大蛮王为……三品蛮王为……四品蛮侯为……”

  “兵力构成主要为……”

  “主要威胁天波城方向,常见进军路线为……”

  陈洛看着那密密麻麻地记载,仿佛回到了前世大数据时代。

  镇玄司这工作做得很踏实啊!

  陈洛将这些情报一一看去,除了拓古城,其他重要的蛮城也都有详细的记录,不过陈洛也发现,越深入蛮天之下,情报也就越少。

  大致将这些情报都记下来,陈洛又看了看正气长城的情报。

  目光从九镇往下看,陈洛突然被一个城市给吸引了——

  太平城!

  之所以叫太平城,是因为这座城的标志:太平书院。

  第一次听到太平书院的名字,是从小纪的口里,随后在麟皇擂上,认识了来自太平书院的学子,尤其是那个半人半妖的陆念风,至今陈洛还是印象深刻。

  不过现在再看太平城,陈洛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因为这座太平城,也是一个圣道地。

  半圣张横渠的圣道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张横渠的立道圣言,也是如今儒生的践行之道。

  事实上,张横渠最初只是在一座叫“莆仙堡”的地方建立了一座“太平书院”,随后书院慢慢扩大,最终才形成了一座城。

  太平城不大,大概只有东苍城十分之一大小,人口也不多,区区万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