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洛吾侄:”“军伍繁忙,不多客套。本相已知你到达东苍城数日。”“都可安排妥当?”“有事可寻天波城杨总帅,必解你烦忧。”“《三国演义》已断更七日,军中百万将士甚盼!”“长坂坡之后,张翼德之事究竟如何?”“速速更新!”“吾在万仞山翘首以盼!”“晚间未见,军法从事!”“兵相,韩青竹!”……见过催稿的。但是见过用军令催稿的吗?陈洛是开眼了。一篇很正常的慰问信,是不是混进了什么奇怪的词?“军法从事”是不是放在这里面语境不搭啊!兵相,你不会是认真的吧?这四个字看上去比其他几个字大了一个号啊。你是担心我看不见吗?……陈洛铺开纸张,拿起毛笔,蘸饱墨汁。算了算了,认怂保平安。反正基本上该安排的事情就安排好了,接下来东苍城只要认真发展就好了。大学城的事情嘛,也不是一朝一夕。让神雕飞一会。先搞定《三国演义》!陈洛吐了一口气,下笔写到——“张翼德大闹长板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这一章,上半章自然写的是张飞喝断当阳桥,吓退曹操的故事,下半章就是诸葛亮安排刘备前往江夏避难。说起来,大家都关注了张飞的神勇,但是仔细看,这一篇的亮点是诸葛亮啊。诸葛亮在之前策划让刘表之子刘琦讨要到江夏太守的位置,在这里正好成了刘备的退路。要知道赤壁之战中,刘备手里的两万兵马,就有一万是刘琦的江夏兵。而且进了江夏,正好勾连上了东吴,距离荆州也更近一步了。算了,有什么用,莽夫只看见了张飞!情人眼里出西施,猛男眼中唯猛男。……万仞山。韩青竹站在高高的望蛮台上,远眺着蛮天之下的血气变化。“一触即发啊!”韩青竹对着北王辛稼轩说道。“现在已经确认,莫尔丹汗部的血气大纛已经出现在前线的蛮城,伊力萨汗部的塔骨蛮皇目前尚不知所踪。”韩青竹点点头,所谓大纛,是军队主帅的标志,就像人族一样,如今的万仞山山顶,也漂浮着浓浓的正气青云。如果仔细分辨,就可以看到那云气的流动轨迹,正是一个硕大的“韩”字。交战多年,人族早就对蛮族几大汗部以及下面重要部族的代表性血气大纛有所了解。“莫尔丹啊!”韩青竹感叹了一声,当年武帝北伐,莫尔丹汗部简直就是一条忠诚的带路狗,甚至恳求武帝让半圣出手,洗去他们身上的蛮族血统,让他们的后代世世代代为人。武帝驾崩后,这帮带路狗摇身一变,就成了蹲在自家门口的恶虎。因为当年的行为,莫尔丹汗部在蛮族内部风评一直不好,即便他们内部处决了当年的那一批汗部贵族。为了重新获得蛮族的认可,莫尔丹新蛮皇主动将位于蛮原中部的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