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了1898年。

  国赖长君,活得久也是个优势啊,省得后面在民族命运最关键的时候弄俩娃娃当皇帝。

  但这事其他人半句话都插不上,老皇上一糊涂,那是全完蛋。

  至于说秘密立储让皇位继承者缺少历练,这是扯淡。所有的资源全部加在太子的头上,也不一定教导出什么好东西来。

  实际上,这第三个缺陷就是无人可选的时候,那才是真的麻烦。

  嫡长子继承制是按照血缘,哪怕老皇上死了没留种,反正大家一合计,算算血缘亲疏,总归有一个大家都还能接受的。你不同意,你也没办法反驳太狠,毕竟血缘在这儿摆着。

  比如嘉靖皇帝就是这么来的。

  这就在关键时候保证了国家能够平稳度过这样的敏感时期。

  秘密立储制则有一种立贤的味道,可万一老皇上没儿子,从好不好退化成有没有之后,偏偏血统这样的礼制又被打乱,那么那个时候谁来继承皇位?

  当然,最终可能也会挑出一个人。

  可这个人不服众,哪怕你坐在了龙椅上,其他人还是会觉得我比他强。到那个时候就是天下大乱。

  这才是真正麻烦的地方。

  也是朱厚照始终犹豫的原因。

  这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制度,不能够迷信的认为施行了什么制度,从此就高枕无忧了,这是唯物哲学史观留给他的宝贵财富。

  关键是在于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当下。

  当下朱厚照面临的情况就是,没有嫡子,那么就立长子。

  可这样一来,就像是选定了载垨一样,那载壦、载垚等人还锻炼个什么劲?办差都不必很认真。

  再有,太子党崛起是会影响到皇权的,尤其他当皇帝更不能有太子党。

  道理很简单,他开展了很多得罪人的新政,那些不满意的人对他是没办法,但可以把希望寄托在太子身上,一个两个的去劝说太子,讲,你爹这样不好,你爹那个不对。

  万一太子信了这帮人,弄的父子对立,到时候怎么办?

  朱厚照也不能天天忙着和这帮人对线,争取太子的心意,而一旦到那种局面下,就比较被动了。

  储君的储,是一种保险,也是一种退路。不过有时候有退路也不一定是好事。其实现代意义上的任期制也有一点很不好,就是阳奉阴违,你干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