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盛世一旦开启则必定文盛。

  所谓国大民骄,国力强盛,老百姓骄傲,文人则更加狂得没谱。

  即便是现代也是如此。譬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人在辉煌岁月里忽然写出一本书叫《日本可以说不》的书。

  实际上他能说个锤子不,全国上下都是别人的军事基地。

  但国力一强盛,文人就是有自信。

  这是规律。

  朱厚照登基以来的成绩非常显著,贯穿弘治年间始终的鞑靼边患被一举清除,且大明骑兵重现天下,国库开始有存银,岁入钱粮开始增长。

  尽管在微观上看,大明仍然问题多多,但在宏观上已经有人开始称其为中兴。

  几年以来,各类文人士子、乡间野贤都越来越多的称颂那近到已能摸得着的盛世。

  京中似太常寺丞这种微末小官,因为执掌祭祀礼仪,所以很少能获得朱厚照重视,如今的正德皇帝对于祭祀礼仪是完全的‘摆烂’,该怎么做,查阅前朝实录,如果没有成例可以参照,那么礼部拿出个意见,他只需同意就行了。

  嘉靖皇帝争礼,是他从大礼议事件为起点,通过这种方式去争夺皇权。

  朱厚照早就已经完成了制高点占据,而且他是弘治皇帝嫡子、唯一的儿子,要想在礼仪这方面做功夫来挑战他的权力合法性,那得把孔子的棺材板掀开才行。

  但太常寺丞没有多少事务,刚过三十正值盛年边贡也不甘于整日无所事事,他是‘前七子’之一,当官当不出眉目,自然就要在自己擅长的文坛上闯荡。

  前七子之中,除了李梦阳和王廷相。还有四人。分别为:

  何景明,他现任中书舍人,这个官职在明代时地位已经大大下降,品级为从七品,可以认为是内阁书办,就是诏、册、制、诰等官方文书的抄录员。但何景明在文坛上地位不低,与李梦阳齐称文坛领袖。之所以文才高而官位不高,还是那个文人的老毛病:生性耿直。

  徐桢卿,他是“前七子”中除李、何外文学成就最大的。但因为相貌丑陋,不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属于协助寺正办理案件人员,从六品。

  康海,弘治十五年状元,现任翰林修撰,熬着呢。

  王九思,这个人有点意思,是刘瑾的陕西同乡,刘瑾后来招揽他,他推辞不受,现在就当个国子监博士,分管国子监教学。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