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玉帐初鸣鼓第七十六章大乱郭宁一声令下,数骑拨马就走,顺着门洞就反冲向城里。

  形势不对,转身逃跑,在大金国的军队的风气如此,没什么可指摘的。

  这也不是近一两年的事了。

  早在海陵王攻宋时,朝廷正军动辄四五个月不支钱粮,纵遇支给,往往被本军官吏瞒昧,所以军队时有怨言,以至摇旗呐喊勇不可挡,临阵厮杀迁延不前。

  后来世宗大定年间,朝廷为了驱使将士作战颁布赏格,结果就连南朝宋人的皇帝都说,赏格如此之重,必是将士不用命也。

  这个时候,底层的军事制度虽已崩坏,上头到底还有名将坐镇,故而南击宋,西破夏人,向北威行蒙兀,国势不至动摇。

  然而再过数十年,上头的重臣大将也都腐化,朝廷的内里,更是烂透了。

  大安三年野狐岭败战,朝廷大军接战失利,退至宣平。这时候仍有地方乡县土兵首领意图为前锋死战,结果统帅大军的完颜承裕畏怯不敢用,只反复询问,怎么才能逃亡宣德,但谋走耳。

  与此同时,朝廷为了鼓舞底层将士的士气,紧急向前线调拨的奖赏有有多少呢?

  数十万大军,共分交钞八十四车。当时交钞的价值,大约每贯仅直一钱,也就是说,落到每人手上的交钞,约莫能买一个烤饼。

  这样的主将,这样的朝廷,叫将士们怎么办?所谓“边将骄懦望风溃,燕南赵北飞兵埃”也就成了必然。

  以郭宁为首的,群集在馈军河营地的这些将士们,其实个个都是逃跑的好手。能逃过几次包抄追击,才谈得上反击、断后之类,早前脚步稍微慢些的,已经被铺天盖地的蒙古铁骑踏作了肉泥!

  但此时此刻,却真没人想到郭宁竟然拨马往回就走。

  在彰义门外严阵以待的武卫军精锐心中无不大骂。

  这死贼!

  在正常人的考虑中,这伙贼徒既在城门口露了行迹,遭大队兵马拦截,那就该跪地弃械投降;要不然,就竭力逃窜,以求往城外山野之间挣命,哪有反而冲回城池里的?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你们别开玩笑啊,你背后是大金的中都大兴府,身后三里地开外就是大金国的皇城,那金灿灿的屋顶就是太和殿,那宫殿底下,就住着当今的大金皇帝啊!

  天下间哪有这样的贼徒?非要在皇帝的眼皮底下闹事?这是猪油蒙了心,脑-->>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