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

  众大臣早早便已在午门之前列队,准备入宫到奉天殿参加朝议。

  李东阳先去跟马文升做了简单的攀谈,随后回到内阁所列的位置等候,而李东阳所带来的消息,也是令刘健面带忧色。

  明明是捷报,但此战对于大明朝廷格局的改变来说,成了内阁难以承受之重。

  “……以兵部初步所得之战报,伯安此战割狄夷双耳近万数之多……”

  不但杀了,还带回了“证据”,就算不是首级,但想王守仁三千里奔袭,能带回双耳已实属不易,明显也不能苛求一定要把首级带回来。

  谢迁往前凑一步,问道:“属实吗?”

  不是谢迁非要问,是谢迁也觉得,这战果实在有点太夸张了。

  如同当初偏头关一战,王越上奏说他杀了两千鞑子一样……倒也不能说是离谱,只能说是超出了文官的“认知”,鞑靼真有那么多人给你杀?你的炮再厉害,鞑靼人会列队让你炮轰?

  这点李东阳也没法回答。

  此时周经和徐贯二人也靠拢过来,二人也带着同样的疑问。

  周经问道:“据说是杀敌近万,这应该是没有谱的事吧?”

  刘健面色沉寂,抬头看了宫门一眼,随即又好像是释然一般,长吁一口气道:“事已至此,无从改变的事,看伯安和德华是如何上报的吧。”

  这会直接便称呼王守仁和王琼的表字了,好似内阁跟二人有多亲近一般。

  大概也是在提醒……无论以后我刘某人是否为首辅,唯一能制衡张周的手段,就是瓦解张周阵营中的“死党”。

  谁让张秉宽这小子,总是不亲自上阵,而举荐别人去打仗呢?

  就算现在人人奉张秉宽为战神,但始终还是有讲究的,如果把张秉宽的“羽翼”给剪除了,把他们都收拢过来,大明军政的格局,还是能达到一种平衡的。

  说话之间,刘健还往文臣一边瞅了一眼。

  那边站着的,赫然就有王守仁的父亲王华,此时的王华显得形单影只,虽然都知道他儿子立了大功,但就因为王守仁的站队问题,使得王华被人疏离杯葛之人。

  ……

  ……

  奉天殿,朝议。

  朱佑樘精神抖擞,一看这神色,就知道他昨天休息得很好。

  放下心头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