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早朝。

  文臣武勋各自两边,当天的议题就在于辽东宁远的战事,文臣一改之前对张周挑剔的态度,竟是认真分析起战情,即便朱凤滞留城塞中不出,他们也没提出什么异议,反而由兵部尚书马文升自己出来说,朱凤到宁远后整顿地方军务有功,对于防范狄夷寇边居功至伟。

  别说是张周不适应。

  连同立在皇帝身侧的戴义等太监,也多少有点摸不清楚文官的套路。

  朱祐樘道:“如今这形势,是否该下旨让朱凤出城塞与狄夷交战?若狄夷无从掠夺人畜,是否会迁移于它处?再或是做攻城略地之举?辽东多年来防备松弛,朕为此而忧心啊。”

  他既像是在问大臣,又好像是在声讨。

  你看你们过去这段这些年,都在加强三边和宣大的战备,辽东都成什么样子了?现在遇到朵颜三卫寇边,都要闹得鸡犬不宁。

  这责任在你们这些文臣身上,就怪伱们之前重西北而无视辽东。

  刘健走出来道:“陛下,若朵颜部并无攻城之举,或可令安边伯守御在城塞之内,不可轻举妄动。”

  这话一出,连文官自己都不太适应。

  之前但凡有狄夷犯境,如果大明的边军将士畏缩不前,是要被参劾的,甚至可能因此而夺职、落罪,若是人畜损失很大,令大明的军威受损,论死的都有,怎么今天放到安边伯身上,连首辅大臣居然都说让他守在城内?

  朱祐樘道:“刘阁老是怕他没有带兵经验,带兵出城迎战的话,会令局势不定,甚至有兵败的风险?”

  “啊!”

  在场大臣一片哗然。

  皇帝你还真敢想敢说,居然都不给刘健留点面子的?

  别人必须要求不能落大明边军的威风,换到朱凤身上则只要求他把城给守好……陛下的分析鞭辟入里,我们怎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刘健道:“宁远周边地势狭长,狄夷犯我朝边陲,很难协同调兵完成合围,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不至令辽东有危,也防止建州等处狄夷有异动,当以守御为先。”

  刘健也明说了,我不是在针对朱凤,就只是根据形势所做的判断。

  “嗯。”

  朱祐樘点头,似也赞同刘健的观点。

  但在场大臣更想知道,之前皇帝和张周给朱凤的军令是怎样,难道也是守住宁远不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