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皱着眉头继续道。

  靖难功臣的确不少,但许多人的年纪都不小了,比如陈珪,今年都八十了,虽然身体很好,可也撑不了几年。

  至于那些勋贵子弟,看看张忠和朱勇,整天走马斗鸡,就这,他们在勋贵子弟中已经算是好的了,至少没有欺男霸女、胡作非为。

  这主要是靖难功臣一般出身不高,大都是当年朱棣手下的百户、千户,打仗的能力倒是锻炼出来了,但却不会教儿子,因此勋贵子弟大多骄纵。

  这些勋贵子弟日后继承他们父辈的爵位,在军中亨有高位,若是让他们入阁,恐怕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倒是个问题,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朱瞻壑沉思片刻忽然再次道。

  “你有解决的办法?”

  朱棣十分惊讶,这段时间以来,自己这个孙子给他的惊喜实在太多了。

  “皇爷爷不要心急,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把内阁搭建起来,至于勋贵们的事,可以放在后面慢慢解决。”

  朱瞻壑却没有说出自己的办法,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一次做的事情太多,反而会贪多嚼不烂。

  “哈哈~,这倒也是,朕的确有点心急了,总想把所有事情一次全都做好!”

  朱棣闻言也大笑一声,事情要分清主次,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内阁。

  “对了,上次你说的那个票拟和批红,朕也觉得相当不错,阁臣对奏本写下建议,由朕来决定是否施行,如此一来,倒也让朕省了不少的事。”

  朱棣这时拍着朱瞻壑的肩膀再次赞叹道。

  “多谢皇爷爷夸赞,只是票拟和批红虽好,但后面还有一条备注,那就是必须严禁宫中的宦官识字!”

  朱瞻壑说到最后时,神情也十分凝重。

  历史上明朝的皇帝重用宦官,主要是为了牵制文官集团,以防他们将皇权架空。

  但现在朱瞻壑建议的内阁却大变样,不但有武臣入阁,内阁也成为皇帝的附庸,再无法威胁到皇权,如此一来,也就没必要再培养宦官了。

  现在反而要担心皇帝批红的权力,落到宦官手中,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因为大明初期,宫中本来就禁止宦官识字,只要将这一规定贯彻下去就行了。

  “我懂你的意思,当初靖难功成,我身边能用的人不多,因此用了不少的宦官,其中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