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皇帝登基以来,延续了之前的国策,并没有颁布特别的政令。

  对于拜帝教,倒是有些表态了。

  朝廷虽然没有军事征讨,但文官们也口诛笔伐了一番。

  由此可以看得出,新皇帝还是有心铲除掉这颗毒瘤的,或许他是在等待时机,暂时放弃了采用武力。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为下一步的动作造势,等舆论煽动的差不多了,再做良图。

  齐誉暗叹:看来新皇帝还是有些顾虑呀。

  确实!

  就目前来说,永川府的拜帝教众已被连根拔起,再兴不起什么风浪了,唯一尚存的就是处在山东乐安的葛裘那一支。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之所以没有轻举妄动,肯定是和燕王公然的庇护有关。

  才刚刚登基就和老叔撕破脸?

  这不太明智!

  要知道,燕王劳苦功高,而且又是军旅出身,就连先帝在世时都对其忌惮三分,更何况现在的小皇帝?

  这么来看,口诛笔伐还是最稳妥的。

  打嘴炮可是文人们的强项。

  最起码武将们都是这样认为的。

  据说,翰林院一位姓吴的学士最为积极,连夜写了一篇文辞秀美的‘高论’,很好地在皇帝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

  整篇文章写得是行云流水,是一篇不错的宣传文章。

  而后,各级州府也将此文作为范本,印刷之后以传单的形式广泛传播,只要是识字的百姓,就可以免费索取阅读。

  齐誉一阅,却发现这篇文章还是很有水平的,也阐述出了拜帝教的本质。

  据此文的分析,拜帝教是把西方的洋教与儒家的大同思想结合了起来,然后糅合成了所谓的教义。但是,这两者却不能完全相容,出现了批孔的言论。

  原来如此!

  咦~~~

  齐誉倏然一颤,心道:此教义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见过。哦,想起来了,后世的太平天国不就是这个调调吗?

  呵呵……

  圣人,可不是随便批的,其结果就是与全天下的读书人为敌!

  不要小看书生们的力量,他们每人一口唾沫星子,就能汇聚成惊涛骇浪的舆论压力。

  言归正传。

  拜帝教的批判风一过,学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