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淳于越走过去,右手轻拍伏生肩膀,唤道:“伏生。”

    拍了两次,才让伏生从忘我读书状态出来。

    伏生手里捧着《论语》,惊讶地看着站在他身后的淳于越,道:“淳于兄是何时来的?”

    在伏生的视角,淳于越就像是瞬移一样,突然就到了自己背后。

    “陛下六日后要召开大宴,分封群臣,儒家子弟皆能参加。”

    伏生大喜,道:“此为好事邪!陛下行周之分封,又如此看重我儒家。我儒家兴起不必等到秦二世,此世可也!”

    “好事邪?坏事也!”

    淳于越看着一脸天真的伏生,终是露出了在李斯面前没有露出的苦笑。

    “陛下重法轻儒,如此安排,是要杀死当日所有赴宴之儒生。长公子已被发配上郡,如今,想要重振儒家,唯有一条路可走。”

    伏生惊骇欲绝,没有办法对淳于越的话做出回应。

    淳于越一脸坚定,云淡风轻地道:“陛下欲绝我儒家,是长公子为儒生也。此事既因长公子而起也,我为长公子之师。死我一人,应足以宣泄陛下之怒火。”

    “我可与淳于兄一起,为儒家死,我心快矣!”

    伏生终于回过神来,同样一脸坚定得对淳于越道。

    淳于越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不,你有更重要的事做。死我一人只能宣泄陛下心中之怒火,不能让长公子回咸阳。长公子不回咸阳,我儒家便不能大兴。若要陛下召回长公子,便必须要陛下相信,儒家不会再试图影响长公子。”

    “你要去做一件事,一件足以打消陛下心中疑虑的事。这件事,整个儒家只有你能做,这件事比死还难受。但为我儒家大兴,请伏兄务必为之。”

    伏生以为淳于越此话,是为了让他心安理得地活下去,摇了摇头。

    “哪有事会比死亡大矣。凡事生做得,他人亦做得,淳于兄蒙骗我也。”

    淳于越指着伏生手中的《论语》道:“逐张平四人出儒家。亲往长安君府求注释《论语》,要所有儒生尽习之。如今儒家之内,以伏兄威望最盛。此两件事,唯有伏兄能做得。”

    哗啦~

    伏生手中的《论语》-->>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