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大帝书阁)www.ddsk.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许多年前我就想写一部长篇,用以容载我对我国近半个世纪来的社会历史的思考,叙写一下我对人生的终极意义、对女性的生存价值的看法。我积累着素材,锤炼着自己的一个又一个观点,同时在写作中短篇小说乃于散文随笔之中,进行着谋篇布局和行文走笔的操练。我觉得我像是在孕育着一枚果实,也像是在积聚着一沟地火,随着时间的推移,果实在等候时机离蒂,地火在寻找出口奔突。但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却总是摸不到那契机,觅不着喷发口,蕴积在心的人、事、物、情、思、意,无从涌出。我苦恼着。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永福路复兴路口的某家单位去办事。这家单位的办公楼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二层楼,结构极为精致:底层正中是个大客厅,四根圆柱兀然而立。正对大门的厅堂后方,是螺旋形上升的楼梯,通向二层楼去。客厅的东西两侧,是两间并不很大的偏房。二楼现在是做了办公室了,但看得出来,当年设计的时候,是专为房主的起居设立的:四开小间,全部朝阳。朝北一排隔出走廊。中间两室之间,有个两边都可开启的盥洗室,面积很大。两侧小屋,又各带有独立的小卫生间。依我推想,这中间两室,是房主夫妇的卧室,或是一人一间,或是一为卧室,一为书房;而两侧的小开间,想必是为下一代准备的了。

    我非常欣赏这栋小楼。它占地不大,层次不多,但却十分实用。它追求的不是奢华,而是典雅。它适宜于那种和睦亲爱的小家庭,人与人、屋与屋之间既融洽,又相对地保持着独立,体现出了家庭组合中的一种开化和文明。与此同时,因了那底层的大客厅,它在营造出一家之温馨和舒适的同时,还具备了呼朋唤友主办小型聚会的能力,我相信当初的物主在设计时,一定是考虑了举行“pa

    ty”的需要。而且我还由此而推测,这栋小楼的主人,一定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老财,而是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洋派人物。果不其然,后来我知道了,那房主,是一名在外洋轮上供职的大副,他于本世纪三十年代设计并建造了这栋楼,是用来安置他在上海娶下的爱妻的。

    更使我为之心醉而且为之激动的,是这栋小楼后面的一片花园,以及朋友说给我听的关于这个花园的故事。花园不大,但树种甚多:兀然而立在园中的是两株法国梧桐;靠着墙根一圈冬青;几方花圃;沿着小楼阴面还有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