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大帝书阁)www.ddsk.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靖垣确定了最重要的九卿大臣人选,同时确定了几个关键尚书的人选。

    对于后续更多的大部分刚满六十岁,以及还不到六十岁的三品以上官员的请辞奏疏,就没有大规模的批准和调整了。

    朱靖垣也是个普通人,脑子里面有明确印象的,再加上自己专门记录的,那些自己觉得很不错的官员,也并不足以覆盖整个朝廷。

    更重要的是,自己不可能把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都一次性换个遍。

    那样朝廷就乱套了。

    而且,仁武朝以后,大明中央衙门的官员,绝大部分都是没有明显政治倾向的。

    官僚之中也许有地域或者利益牵引形成的各种党派团体。

    但是没有围绕其他皇子形成的派系。

    自己当上皇帝之后,绝大部分的普通臣子,都会自然而然的向自己效忠。

    正常官僚效忠合法皇帝的时候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

    自己也要给他们机会展示效忠的诚意。

    也就是看他们是否尽心尽力的完成新皇帝交代的特别事务。

    真的遇到推三阻四,阳奉阴违的少数个体,再用渎职的名义开掉换人就行了。

    朱靖垣放下了文官们的本子,开始处理武官系统的奏疏。

    不过拿起第一本奏疏之后,朱靖垣却没有马上打开看里面的内容。

    而是捏着它开始考虑一个看似简单而又不简单的问题。

    要不要把军机处和军机大臣的名字给改了。

    改成总参谋部,或者参谋长联席会议,或者是军事委员会。

    在朱靖垣前世,军机处的名字来源于大清王朝,最初是工作狂雍正设置的。

    大清的军机处,最初确实是用于处理紧急军务的,但是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实际的内阁。

    清代的殿阁大学士变成了荣誉头衔,军机大臣才是实际的内阁成员。

    军机大臣的职责,就是按照皇帝的意志处理重要政务。

    军机处是大清中后期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